超越悲苦與生命對話

作者:張卉中
font print 人氣: 65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二戰後的基隆港,演繹了又一齣時代大劇的開端,盤點著人性的多面向。父親的生命故事也由此地揭開了令他意想不到的一頁。

父親23歲由台赴日留學,期間曾到北平研究北平話,同時一睹他所心儀的祖國風貎。東京帝大畢業後,於二戰之初,他開始在日本講學,將妻小安置郊外,在盟軍綿密空襲中的東京,於教學中帶著學生躲警報。

台灣光復,父親旋即捨棄人人所欽羨的大學教職,帶著一家五口,滿腔熱血的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任教台大。課餘和友人創立大學先修班,幫助台灣子弟學習漢語,得以順利銜接大學課程。父母在家不說日語,以便孩子盡早融入光復後的台灣社會。

父親曾去基隆港迎接撤退來台的國軍,心目中的偉大祖國形象頓時傾塌。緊接著二二八事件中,許多他所熟識的台籍菁英,包括和他一起創辦先修班的摯友,都獲罪喪生。兩個就讀高中的親戚曾躲藏我們家,因參加讀書會,也不能倖免地被當街槍決。先父焦慮萬分地保謢著先修班的學生,以免他們遭受牽連。

命運的安排真令人情何以堪!二戰中,父親在殖民國的首都東京,保護學生不被敵人(祖國的盟軍)炸死,而台灣被祖國光復後,又在祖國的臨時首都台北,保護學生不被祖國的國軍處決。歷經這麼一個動盪時代的悲劇,父親將悲痛深藏於心,在家變得沉默寡言,時而仰天長嘯。他將滿腔的情感和滿腹的經綸,投入教學和研究中,化為風趣幽默和一本本的著述,以及滿天下的桃李。不論在國內外,我經常不經意的遇到他的學生,都對他懷念感佩不已。

在成長過程中,父親好像未曾以仇恨感染我們,而母親更是只有付出無盡的關愛。我是在長大後才陸續得知此事,或許父母親都嘗試超越悲苦與生命對話。@*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近期紀念228活動頻繁,高雄中學、高雄女中、高雄高工、高雄高商,及樹德家商五校將在4日發起「英雄返校」228七十周年大遊行,紀念當時雄中學生發起自衛隊保護校園與不分族群者的安全;此外,高雄醫學大學2日起,也在高醫校史暨南台灣醫療史料館舉辦「醫人治世的先覺者—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期望透過展覽,告訴年輕一代這群醫人治世的醫師故事,持續傳遞228精神。
  • 人生難免遇到低迷困境,這名年輕人是一位態度認真但生活困苦的服務生。有一天,一位父親看出他的艱難,主動幫助他,除了給予實質的300美元金援協助,也不忘鼓勵這位年輕人:「上帝要我傳遞光明,願神祝福你!」
  • 父親在那短短的兩年中,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是種下了怎樣深切的師情,以至於到了半世紀後的今天,許多世事都流水般的過去了,無痕跡了,一個鄉下老師的兩年的感情卻是這樣恆久,沒有被年月沖掉。
  • 親愛的兒子:黑夜裡窗外月光高掛,你睡得如此安詳,此刻,我要向你懺悔,希望你能原諒我,我警覺到,我對你太過嚴苛。相比之下,你的心溫暖得像太陽,你的寬容,讓我感到羞愧。現在我跪在你床邊,請求你原諒我。
  • 生活的樂趣很簡單,也很純真。善意會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間瞬間共鳴,那是溫暖明亮的瞬間,帶有似乎肉眼可見的明亮色彩。
  • 經常會遇到親人、朋友、同事等人會和我們談對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實這時候我們經常會大談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結果就是讓對方非常的反感。因為對方根本就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只是想和我們分享一下,或者說發一下牢騷。
  • 在我心中,Makafer是這座城市的武士,守護著這片土地。當世界沉浸於溫暖與安寧中時,總有人在風雨中負重前行,讓幸福變得理所當然。
  •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以更加輕盈的姿態,擁抱未知,與天地共舞,在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