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9月21日,廣東省房地產協會下發緊急通知稱,將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有業界人士表示,這對中小房企來講是滅頂之災。
據澎湃新聞21日消息,廣東省房地產協會21日向各副會長單位下發《關於請提供商品房預售許可有關意見的緊急通知》。該通知稱,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已擬訂了「關於商品房預售許可事項調整」的材料。
材料表示,商品房預售制度存在導致工程爛尾、違法違規銷售、交易不公平、房屋面積管理職能難以釐清、不平衡發展和低效率競爭等風險,建議降低預售制帶來的高槓桿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
該材料將於9月25日上報住房城鄉建設部。
廣東省房協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通知》正在徵求意見過程中,是否會正式發布還待最終意見的匯總和研究。
澎湃新聞的消息稱,日前,中共住房城鄉建設部向廣東、湖北、四川、江蘇、河南、遼寧等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函件要求,研究商品房預售許可保留與否。
對廣東省將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的消息,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取消預售制會進一步擠壓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條,部分中小房企的融資困難問題會愈加嚴重,高周轉的模式難以再現了。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整合和大洗牌可能會來得更快一些,市場的清算和出清要從房地產行業開始了。
「華爾街見聞」對此表示,廣州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程度最高,近三年的土地出讓金占政府一般性財政預算收入的比例在20%至30%之間,取消預售制將對開發商的土地投資熱情造成嚴重的打擊,短期將大規模縮減土地出讓金,長期也不利於增加市場多層次的住宅產品供給,難免會形成較大的房價上漲預期。一旦全面取消預售制,最先從土地市場撤退的是開發商,但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短期內沒有退路。
中原地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認為,商品房預售制度不應一刀切取消,應該逐漸加大規範。雖然當下房地產市場的質量、交付問題大多與預售制度有關係,但取消預售制度對於小企業來說是滅頂之災,因其加大了資金鏈風險,導致企業回款周期嚴重拉長,從而帶來供應量短期銳減的擔憂,不利於平穩市場。因此,取消預售制度,短期看可能性不大。
商品房預售制度的「創始人」為香港商人霍英東。1953年,霍英東提出「預售樓花」,並提倡分期付款。這一制度隨後由香港傳入大陸,並在1994年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隨後的《城市房地產經營管理條例》、《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等法律文件中予以明確。隨後這一新房銷售方式被廣泛運用。#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