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坦:中國擴大開放:長城依然穩固 興奮擔憂均屬多餘

人氣 95

【大紀元2018年07月05日訊】6月29日,國家發改委公佈了2018年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大幅取消對外商投資的限制。有人為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興奮不已,期待中美貿易戰迅速降溫乃至化解於無形,甚至認為會帶來中國各個領域深刻的變化;有人則對放開金融和農業等關係國計民生外資進入深感憂慮,擔心未來中國這些重要領域受制於外人。

在我看來,這個最新的外資投資負面清單,確定履行了18年前作出的部分承諾,雖然條文裡面也多次提及一些領域「僅限於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開放的領域」,但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現在斷言這些開放措施會消除中美貿易戰的風險,甚至會帶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顯然為時過早。至於擔心這些擴大開放措施會讓中國受制於人,則純屬杞人憂天。

為什麼說這個清單不會降低中美貿易戰的風險呢?眾所周知,中美經貿磋商談了一年多,正式的大規模磋商就搞了三輪,但是在降低關稅、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減少政府對國企的補貼方面,雙方立場相去甚遠,最終不歡而散。現在這個負面清單的主要內容,在今年4月初的博鼇亞洲論壇上由中國最高領導人對外宣佈,沒有理由懷疑中方在後來的兩輪中美經貿磋商中,沒有拿出剛剛公佈的這個清單內容。顯然,這個清單無法滿足美方的要求。換句話說,現在公佈的這個清單,不會降低中美貿易戰的風險。

至於認為這次擴大開放的措施會推動中國各個領域的改變,或者擔憂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很大衝擊,這一喜一悲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極端想法,其實都是絲毫不懂中國國情的幼稚表現。

比如說,金融業對外資開放了,外資銀行、保險、證券、期貨公司就能在中國大陸上遍地開花麼?不說我們有強大的行政監管措施,比如,對外資銀行業務範圍進行嚴格的限制,不能為國內居民提供個人金融服務,輕易可以做到讓外資金融機構有力無處使,經營陷於困難,根本沒有擴張的衝動;即使讓外資金融機構享受內資銀行的國民待遇——先不說這絕對不可能,即使真的完全放開——只要房管局和居委會悄悄向房東打一個招呼,不允許向外資金融機構租借房子,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就無立錐之地。有人一定會說,中國有許多反動分子、「帶路黨」,他不聽政府執行,執意要向外資企業出借房屋,怎麼辦?真有這樣的人,試試看!中國政府完全可以依法宣佈這種未經備案的出租行為無效,禁止進行任何房屋裝修——我們確實有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再不聽,消防部門可以消防設施不合格為由,勒令停業整頓。去年在反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的時候,我們對大批樂天超市的門店就採取了這項堅決措施——已經開業的都可以讓你關門走人,更不必說你還沒有落地生根。

再比如,合資大學,一直就不在外商投資的負面名單裡面,中國每年幾十萬人國外留學,這個市場可以說非常巨大。可是,除了一家雷聲大、雨點小,招生規模極其有限的上海紐約大學開業,你聽說哪家國外知名大學進入了中國?

正如中國政府公開聲明的那樣,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強有力的管理,中國改革開放的強度、力度、時間節奏,一切都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牢牢把握之中。

就在媒體津津樂道於這個精簡了的負面清單時,我看到與中國民眾生活最為密切相關,大多數人最渴望對外開放,也最可能引發中國社會深刻變革的一些領域,仍然嚴格禁止外資進入。

比如,互聯網和相關服務領域,「禁止投資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網路出版服務、網路視聽節目服務、互聯網文化經營(音樂除外)、互聯網公眾發佈資訊服務(上述服務中,中國入世承諾中已開放的內容除外)。」我預料,不但外資無法在中國設立這類企業,甚至國際上所有廣受歡迎的互聯網應用軟體,如谷歌、推特、臉書、照片牆、SKYPE等,中國人還會繼續無法使用。

比如,教育領域,「學前、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機構限於中外合作辦學,須由中方主導(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應當具有中國國籍,理事會、董事會或者聯合管理委員會的中方組成人員不得少於1/2。」「禁止投資義務教育機構、宗教教育機構。」你想讓小孩不出國就享受到國外優質的教育,擺脫應試教育對小孩的摧殘,門都沒有!

比如:衛生領域,「醫療機構限於合資、合作。」其實這個領域,就是完全對外資開放,只要不將外資醫療機構納入醫保範圍,外資醫療機構還是無法生存。就這樣,我們也害怕。因為只要讓外資醫療機構一進來,幾百元的進口抗癌藥就會衝擊我們現在幾萬元的市場;西方先進的醫療技術,會讓神奇的中醫中藥無地自容。

比如,新聞出版領域,「禁止投資新聞機構(包括但不限於通訊社)。」「禁止投資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的編輯、出版、製作業務。」這個領域是萬萬不可讓外資進來的,他們進來了,中國就官不聊生了!舉一個最新的例子,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298.3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可是有好事者查了一下,國家統計局去年這時候公佈的2017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是2.9萬億元,這2.7萬億怎麼比2.9萬億增長了16.5%呢?這個就不好解決了。外國新聞出版機構就是專門幹這事的,專門跟政府作對的。自然,中國是絕對不能讓他們進來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

比如,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製作、經營領域,「禁止投資各級廣播電台(站)、電視台(站)、廣播電視頻道(率)、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發射台、轉播台、廣播電視衛星、衛星上行站、衛星收轉站、微波站、監測台及有線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等),禁止從事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和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安裝服務。」「禁止投資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含引進業務)公司。」這些領域為何要禁止外資進來呢,道理跟前面是一樣的。

同樣地,在電影製作、發行、放映領域,「電影院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禁止投資電影製作公司、發行公司、院線公司以及電影引進業務。」在文化娛樂領域,「演出經紀機構須由中方控股。」「禁止投資文藝表演團體。」這些都是為了避免外資進來跟我一樣盡說些真話、實話,影響中國人民對生活滿足感、幸福感,因此是必須嚴格限制與禁止的。

有人肯定很好奇,美國人、日本人或歐洲人在這些領域對外資開放麼?我可以負責任地跟你講,他們這些領域是完全對外資開放的。當然,他們對外資企業也依法進行管理,不過只要沒有法律明文規定,政府絕不敢干預,更不可能說一套做一套。在新聞、出版、文化、教育、電影、娛樂等涉及言論自由的領域,法律更明確禁止政府插手干預。所以,大家看到我們的孔子學院全世界開花結果,中資背景的新聞機構遍佈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都有中資背景的報紙、電視台、廣播電台。由中資機構出錢、讓美國人嚇尿了的中國偉大成就,更是經常登上美國各大主流媒體的廣告版面。中國首善陳光標先生,甚至一度去美國洽談收購在美國影響力極為巨大的《紐約時報》。

這次負面清單的調整,除了金融和農業領域的擴大開放,製造業的限制幾乎全面解除,不過,考慮到中國製造成本的急劇上升,大量外資企業正撤離中國,而這次對外資開放的領域,目前又基本上被國企所壟斷,上下游已經形成密切的產業鏈條,因此也不會吸引外資進入中國的多大興趣。

借用清代詩人張英的兩句詩來結束本文:「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兩句詩怎麼去理解呢,各位結合我這篇文章的標題和封面圖片,自己去琢磨一下吧。

--原載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一週大事解讀:抓江行動現三標誌性事件
十九大人事布局 軍方將領多省大員將大變動
網絡直播要有許可證 分析指打壓言論
廣電總局一則通告 微博市值一夜蒸發近70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