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關宇寧法國報導)面對法國國營鐵路公司(SNCF)的持續間歇式罷工,法國人找到多種方法來減輕出行的不便,開始轉向乘坐幾年前不存在的交通工具。
「人們已經習慣了SNCF每五天有兩天的罷工,就像習慣了兩天疼一次的關節炎一樣。」退休文化節目主持人Bernard Pivot在推特上這樣總結他對這場有趣罷工的感受。法國承受住了這場罷工,並沒有癱瘓。
法國人自找出行路
據《費加羅報》報導,與近十年特別是與1995年大罷工的情況相反,無法乘坐火車的旅客轉向幾年前不存在的交通工具。
在巴黎大區(Île-de-France),8個拼車平台免費向旅客提供服務。法蘭西交通運輸協會(IFM)表示:「這項服務運作良好,即使交易量還很小。」該組織是巴黎大區公共交通的組織機構。每天通過拼車平台的服務找到出行方法的旅客雖然不超過3000人,但在同事和鄰居之間的非正式拼車已經被很多人採用,這是難以統計的。
SNCF提供的替代交通工具,是由一些大客車將旅客帶到交通密度更高的火車站點,例如由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運營的RER交通站點。一些上班族還發現了新的路線,包括有軌電車(tramway)。
IFM每天平均花費15萬至20萬歐元解決罷工期間巴黎人的交通問題。「還包括夜間公共汽車、巴黎大區夜班車(Noctiliens),以免旅客滯留在深夜。」一位IFM的人士說。
SNCF一直試圖維持其線路上的日常服務,但並不總是成功,一些路線一天沒有看到一列火車通過。全國交通使用者聯合會(Fnaut)主席Bruno Gazeau說:「我寫信給各工會要求他們承諾提供至少每個線路一次來回的『自願』服務。」他呼籲一種「公共服務意識」。
大客車、拼車興旺發展
長期罷工使所有的新交通方式呈飛躍式的發展。「這是第一次這麼大規模的罷工導致這麼多人尋求替代交通方式。」比價及購票網站KelBillet的負責人Yann Raoul向《費加羅報》表示,「由於蒐尋拼車和大客車路線,我們網站的訪問量增加了60%。」
2015年,時任經濟部長的馬克龍推出了馬克龍法(loi Macron),開放了大客車運輸領域的市場競爭。同年,三個長途大客車運營商——Flixbus、Ouibus(SNCF公司旗下)和Isilines相繼在法國市場推出,它們也被法國人稱為「馬克龍客車」。罷工更是給這些大客車公司提供了絕好的發展機會,從4月份以來乘客數量一直在增加。

拼車也不再只是專屬於年輕人的交通工具,而且發展潛力很大。從互聯網獲取信息,尋找解決方案已成為大多數旅客的應對方式。鐵路職工罷工間接地推動拼車服務網站BlaBlaCar與Ouibus的合作,不久前,兩家公司宣布他們會團結一致,以滿足罷工日旅客的強烈需求。
BlaBlaCar將在其服務中提供Ouibus大客車的四個路線:巴黎-里昂(Paris-Lyon)、巴黎-圖盧茲(Paris-Toulouse)、巴黎-卡昂(Paris-Caen)和巴黎-奧爾良(Paris-Orléans)。另一方面,Ouibus將在其網站上開放20個前往勒圖凱市(Le Touquet)、維希市(Vichy)或加普市(Gap)的拼車路線。「大客車可以提供主要路線上運輸大量旅客的服務,拼車可以覆蓋多個出發和抵達的站點。」BlaBlaCar的總經理Nicolas Brusson解釋說。
與1995年SNCF大罷工的另一個主要區別是,乘客主要通過SNCF Mobile的手機應用程序獲悉罷工情況,對罷工日車次的保留或取消的預先通知還是令乘客滿意的。#
責任編輯: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