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5月27日訊】大家可能都知道,水果、小麥可以用來釀酒,但用樹來釀酒,可是個新鮮事。最近,日本研發出用樹木發酵,釀製成酒,據說味道非常好。快來看看吧!
一直以來,人們知道樹木可以用來製造紙張、橡膠等。現在,日本林業和林產品研究所發現,樹木還有一個新用途:釀酒。
研究員先將樹木的外皮扒掉,將木頭放進水中,浸泡發酵數天後,再加入酵母和酶等成分,10天左右,就能釀製出「樹木酒」。
目前,他們已經研發出用櫻花、雪松和白樺三種樹木,釀製成酒的新工藝。
一塊4公斤的雪松木原木,可以產生3.8升的液體,酒精含量大約為15%。
日本林業和林產品研究所研究員 Yuichiro Otsuka:「日本有1200多種樹木,除非我們去嘗試,否則不會知道每種樹木會產生什麼味道。有些樹木可能會產生讓我們驚喜的味道,所以我們盡可能多嘗試不同的樹木。」
據介紹,「櫻花樹酒」入口淡淡甜香,味道與紅酒相似﹔「白樺樹酒」的味道與白蘭地相似,「雪松樹酒」則帶有針葉樹特有的干燥感。
雖然這些「樹木酒」還沒獲得銷售批准,安全性也有待研究。不過,研究所計劃在3年內,將「樹木酒」推上市面。
點此看完整影片:
竹子也能釀酒
竹子是用處最多的植物之一了,不單只有砍筏下來加工才能創造經濟價值,一根根直聳在竹林間的竹子,現在也有了「活生生」的新用途。
許多竹農將酒注入竹節下方位置,隨著竹子的生長,竹子內壁吸收了酒中的微量化學成份和部分酒精,竹中的酒則汲取了竹子的養分和香氣。歷經一段時日的蘊釀後,「竹筒酒」就此形成了。
「竹筒酒」帶有特別濃醇的竹香氣,有別於一般的酒品。而「竹子釀造」,則提升了酒的價值。

竹子「釀酒」的條件
竹農一般挑選4年以上的健康竹子來「釀酒」,選擇直徑較粗大的竹子,才有較多空間充填酒。使用自動鑽孔機在竹子上打一個小孔,再拿大針筒將酒注射到兩個竹節之間的竹腔中。
如果酒精濃度太高的話,將會影響竹子生長,因此每根竹子只用2-3個竹節裝酒就好。酒灌入竹節中之後,再封閉小孔洞,有的人使用芭蕉葉或竹籤封口,也有人使用蠟封口。


經過3個月以上的蘊釀,酒液和竹子相互融合增添了多層次口感,酒在竹子內吸收竹汁、營養成分後,酒香味中帶有一縷甘甜竹香。
「竹筒酒」的酒精濃度依天數而定
酒在竹子中放置時日越久,酒精濃度就越低,但卻更加香醇順口,適合不喜歡高濃度酒精的人飲用。如果是蘊釀期3個月的竹筒酒,則酒精度仍高,但酒味已經變得竹香濃郁。
貴州省有一位農村姑娘製造「竹筒酒」,為了掌握「竹筒酒」最合適的酒精濃度和最佳的「釀造」天數,做了很久的摸索。

剛開始,這位女子將高濃度的酒灌入竹子中,結果竹子醉死了一大片。後來選用低濃度的酒,結果酒精被竹液稀釋變淡,幾乎沒有了酒味。
經過一年半的不斷嘗試,她終於找到產出「竹筒酒」最佳的釀造方式。
竹農介紹,如果手中的「竹筒酒」還未開封,最好放到保鮮櫃內,以0攝氏度上下的溫度冷藏,這樣「竹筒酒」才不會太快揮發,也能保持鮮美的口感。如果想要常溫存放,最好將竹筒酒換裝入密封性良好的容器,並放在陰涼乾燥處保存。
「竹筒酒」為竹農創造了高利潤
「竹筒酒」熟成後,竹農將竹子敲出一個洞,讓酒從竹子流出裝罐,每到收成期,竹林中飄散著濃濃酒香味。也有些竹農,將竹子整根砍下運回,再一節節鋸下來販售,一節竹子就是一筒酒。
安徽廬江縣礬山鎮,有一位竹農何康,回到家鄉的竹園裡釀造「竹筒酒」,他在4千棵竹子上打孔,注入了超過1萬公斤的白酒,半年後熟成,產出竹筒酒2萬筒。一季產值就高達新台幣900萬元(折約31萬美元)。


古代有名人雅仕 對「竹筒酒」情有獨鍾
「竹筒酒」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有了,其中最有名的是「郫筒酒」,顧名思義,就是用郫縣這個地方的竹筒裝的酒。杜甫、蘇東坡、陸遊等名人,都為「郫筒酒」留下讚美的佳句。
唐代杜甫在梓州回憶成都生活時說:「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意思是,錦江裡鮮魚的美味和「郫筒酒」的香醇滋味,令他回味無窮。
宋朝蘇軾也提到:「所恨蜀山君未見,他年攜手醉郫筒。」意思是,他期待未來能與友人相聚,屆時將一起飲用郫筒酒,並喝個痛快。
南宋陸遊聲稱,如果能再次暢飲郫筒酒,就算要把衣服當掉也在所不惜!「未死舊遊如可繼,典衣猶擬醉郫筒。」
竹子特別適合生長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遍佈亞洲、東南亞、中國和日本。它有著生長快速的特性,可以為附近的居民提供竹材、竹筍,滿足人們食衣住行的需求。

竹子除了有廣泛的作用:食用、藥用、家具。除此之外,它還有為人稱頌的特性。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含義中,竹子中空,代表謙虛的品格;一年四季常綠,象徵強韌的生命力。所以古人比喻君子的四種植物中就包括竹子。
▼ 相關影片:竹筒酒製作方法(來源:YouTube,如遭移除請見諒)
責任編輯: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