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循環化改造試點成「生態炸彈」的背後

人氣 1896

【大紀元2018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梁欣採訪報導)近日,安徽貴池前江工業園園區,被發現多起嚴重污染行為;此工業園原是省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竟成了當地的「生態炸彈」。有專家指出其背後有著極晦暗的因素。

3月22號以來,《新華網》記者蹲點暗訪發現,安徽池州市貴池前江工業園一沿江物流園——占地280畝的海易物流園,超過三分之一面積堆有大量氣味刺鼻的不明工業固廢,堆放時間近1年;照片中,園內有多處焦黃色水坑和水道緊鄰江邊。報導稱,當地村民反映,一遇到較大雨勢,這些淋溶水就直接流入長江。

此外,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園內與長江只一牆之隔的鑫茂精細礦業科技公司,其占地140畝的廠房裡,工業固廢四處堆積。

27號,當地省環保廳執法人員被記者邀到現場,在這兩處工業固廢現場檢測發現,其廢酸鹼指數達PH試紙的鹼性極限值14;可能還含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嚴重污染長江水質和周邊生態。

中國民間水專家張峻峰向《大紀元》表示,類似的情況看到過很多。這也是因為中國現有的經濟體制之下,和中國這幾十年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多生產的無序化和生態環境使用的無序化的一種現狀。

「這和地方的利益之間,有一種經濟上的衝突。中央政府的一些政令沒法直接下達到地方,或者獲得應有的執行。目前可能還是延續著過去的一些慣性的管理模式,使得地方污染,生態問題依然存在」。

前去暗訪的記者還發現,園內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公司在夜裡露天製作直徑6米、高10米的玻璃鋼瓶,釋放出高濃度揮發性的有毒氣體苯乙烯;其原料的成分苯乙烯為可疑致癌物,可污染水體、土壤和大氣。另外,臨江而建的鐵團冶煉企業池州恆鑫材料科技公司的廠區,有將工業固廢直接倒入長江的痕跡,不止一處疑似傾倒點。

報導稱,園區內企業多以「新材料」、「科技」為名,從事鐵、銅等金屬冶煉以及包括危險廢物在內的工業固廢綜合再利用,是安徽省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事實上,卻是當地村民口中的「生態炸彈」。但當地環保廳相關人員明確表示,近年該工業園一直是環保關注的重點。

報導中還提出一個數據,園區有20餘家企業,其中規上企業13家,2017年的工業總產值,占當地工業總產值近六分之一。

張峻峰表示,地方當局非常害怕當地污染的狀況被曝露給社會、媒體和網絡等。實際上,地方當局目前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但他們沒有能力去發展和管理地方經濟。

「他們只有在獲取個人利益這方面所發揮的能量是巨大的;但是對於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思維和眼界是有限的。因此,所制訂的地方發展政策、方針和路徑、方法都有極大的問題;都是要花費巨大生態環境代價的。」

「當然,任何一個地方的經濟體和地方的政府之間,都是官商勾結在一起的;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地方經濟要發展必須依靠地方的商業和經濟體系;而地方的經濟利益,商業和經濟體要想發展,必須要依靠地方的權力,才可以獲得發展的保障。這個是目前中國的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現實。」

中國問題專家任百鳴指出,中共在執政後半期開始用經濟來保持自己的所謂合法性。為了大力發展經濟,就以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以犧牲中國人長遠的利益為代價;讓國人為了追求利益道德下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營造了一個帶血的這種經濟的所謂騰飛。

「那麼,很多中國人在其中也就只顧眼前利益,不顧子孫後代,就造成了整個國家急功近利的一種思維模式。儘管近年中共也提出要治理環境,但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要改變過去的做法。所以,大家也習慣性的進行表面上的敷衍;本質上還是不顧民族未來,追求眼前利益。根本上來說,中共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毀滅我們中華民族」。#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從「太陽花」無罪判決和「六四」屠城談開
甘肅遭遇大範圍沙塵天氣 多地污染指數爆表
趙培:行動派川普 迫中共讓步 促世界轉向
大陸大學教師傳被要求填網絡自查報告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