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4月28日訊】前幾日在京,見朋友導師,北大某教授,無意閒談,我倆找到共同話題:一個新門閥時代的到來。
門閥者,謂之同門朋黨,結黨為營私,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主要看這個營字所經營的是多數人還是少數人。縱觀歷史,比對現實,營私者就是為了少數人損害多數人。
兩晉毀於門閥,盛唐傷在朋黨。但兩晉時門閥出身者無功業建樹時仍要有當世有名的清流評議,九品中正的評議法,雖有形而上之弊,但也有歷史借簽意義。至於盛唐,朋黨爭鬥,為一圈私利而結集,多的更是裙帶和人身依附。
古之門閥,不外乎豪門望族,大官蔭護下的徒子徒孫,一眼可看出,彼此涇渭分明。
今之門閥,因社會分工不同,階層細化,更加複雜,若以圈論,有鄉黨圈,家族圈,同學圈,戰友圈,利益集團圈,導師同門圈,官員抱團圈,某些特定部門行業圈……圈中只要有一至數個大佬可左右經濟政治生活,此圈中即成新門閥。
新門閥有百害而無一利。它阻礙人才的脫穎而出,不入此圈,不得出頭;它擾亂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以圈中規則高於社會規則,若大佬位高,更可凌駕於法律之上;它結黨以營私,抱團以拒眾,在侵占社會資源和財富的同時,極大地破壞著公平和正義;它固步自封,維繫即得利益的現狀,阻得進一步的改革和開放,通過政閥、商閥和學閥的相互作用,影響夲地域甚至國家的大政方針,進而謀取集團利監,並將民眾對黨和政府的不滿不斷壘砌和激化……
在門閥橫行的當下,每一個人都會被圈入某個門閥圈,或鑽營於某個門閥圈。可圈住的永遠是少數,而民眾大多與此對立,門閥們在鑽營自已的圈圈時,無異於作繭自縛!打破門閥,絕非易事。門閥之網,瀰漫各方。不破則不立,回望歷史的壯美,總在大開大合之處。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