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明鏡編譯報導)一項研究稱,芝加哥在2016年槍擊案數量創25年最高紀錄,原因在於那一年警察大幅減少了路查(street stops)。
2016年,芝加哥發生了762宗兇殺案,較前年增加了58%,是25年來最高。這一蹊蹺現象引起警方、學界和政界的關注。猶他州兩名學者研究發現,最合理的解釋是「ACLU效應」,即警察減少了路查。
2016年起,芝加哥警方和伊州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of Illinois,ACLU)簽署一項歷史性的合約,警方不能隨意盤查路人,對每一次路查必須填寫詳細的記錄。這一合約旨在約束警方的種族傾向和違憲舉動。
相應的是,2016年芝加哥警方路查的數量驟減,只有10多萬件,比起2015年的60多萬件,減少了82%。
猶他州大學兩名學者對這一現象做了統計分析,認為芝加哥市在2016年的兇殺案激增與當年路查數量急減相關性最大。研究考量了20多個變量,包括天氣、國家政策、經濟形勢等,最後得出這一結論:驟減的路查導致兇殺案增加240多宗。
研究的兩名作者是小布什時期的聯邦法官Paul Cassell (現任法學教授)和經濟系教授Richard Fowles。兩人在研究報告中說:「當我們研究芝加哥兇殺案驟升現象時,我們一再震驚的是,這麼顯而易見的解釋卻經常被掃到地毯下。主要在於那些有意識形態或成見的人,他們認為積極執法並不能遏止暴力犯罪。……然而,暴力的成本太高了,特別是槍殺案,我們不得不考慮各種可能的措施來減少損失。」
研究報告稱,「ACLU效應」導致警方路查驟減。伊州公民自由聯盟(ACLU)的獨立研究發現,芝加哥警方的路查數量五倍於紐約警方,而且被盤查的非裔數量遠超過白人或墨裔。在ACLU的推動下,芝加哥警方簽署合約——從2016年起,警方對每次路查填寫詳細記錄。
芝加哥論壇報曾經報導說,有警察抱怨花太多時間填表,以至於街上巡邏時間減少;警察還得擔心他們的攔截是否合法,攔截的人是否對,等等。其結果是,警方在2016年路查的數量只是2015年的五分之一。
報告呼籲警方不再填寫冗長表格,而是像過去只填一個單據,上面寫有警察姓名和攔截原因。報告也建議警方更多使用隨身攝像頭,它不僅避免警察執法過度,也保護警察免遭市民的虛假投訴。◇#
責任編輯:溫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