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3月12日訊】大陸樓市經過當局一年的調控以後,各地庫存出現了較大的差異,有的省市地區去庫存需要0.4年,最長的是東北三省,去庫存需要6.1年。
據大陸房地產專業諮詢服務機構世聯行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18年若無新開工的住宅,大陸消化全部庫存需大約1.8年。
但是大陸各地主要城市群之間的庫存不一樣,廣東、成都、重慶、西南、長江中游地區的去化周期低於1年。但東北三省去化周期仍在6.1年。
海外評論人士文小剛對此表示,東北住房去庫存周期長和本地的經濟大環境有關,東北近年來GDP位居大陸各省末尾,年輕人看不到前景紛紛到外地去尋找機會,年輕人離開直接導致住房剛需減少,房子賣不出去也就不奇怪了。
大陸去年樓市的調控始於3月17日的北京,當時北京當局級了對樓市的調控政策,隨後熱點城市跟隨出台了調控措施,經過一年對熱點城市樓市嚴厲調控,這些熱點城市樓市大幅下滑。
世聯行的報告顯示,2017年,大陸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增速從2月的26.0%下降至12月的13.7%,商品住宅銷售額累計同比增速從2月的22.7%下降至12月的11.3%。
被監測的40個重點城市市銷售額與2016年截然相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座一線城市分別下降47%、41%、30%和37%,2016年的熱點二線城市合肥(2016年增長28%)、南京(2016年增長44%)、天津(2016年增長113%)等也下滑30%,熱門三線衛星城如東莞、佛山、無錫亦分別錄得12%、34%和34%的降幅。
除去銷售額之外,和2016年相比銷售面積和銷售套數在2017年都有下滑。
北京全年銷售面積508萬㎡、同比減少59%,銷售套數4.3萬套、同比減少66%;上海全年銷售面積同比減少53%,銷售套數同比減少52%;南京全年銷售面積同比減少50%,銷售套同比減少51%。
雖然成交量等下滑幅度較大,但是重點城市基本都呈現量跌價穩的格局,量價齊降的城市只有深圳、天津和南昌。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