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2月08日訊】
掃黃越發騷黃,
反腐越發氾腐。
打黑越發大黑,
治汙越發致汙①。
千方爭立項目,
百計求富排汙。
排汙新項再上,
治汙復興貪污。
貪污引進重汙,
致汙開源治汙。
進口垃圾如山,
滿眼蛆拱蠅舞。
治汙節流留根,
如植搖錢韭樹②。
暗致汙明治汙,
汙治汙重致汙。
到底是何緣故?
主義太過歹毒。
終極目的毀人,
肉體心靈皆誅③。
環境哪肯放過?
生態置於絕路④。
人的良心一壞,
心污水汙土汙⑤。
注:
1、據大紀元2018年02月07日訊,中共治理黑臭水污染搞突擊,做面子工程,有些治水公司倒上藥劑清淤讓水變清。業內人士表示,如此治汙,只能讓老百姓的錢打水漂。
據《南方週末》2月1日報導,2017年大陸有2,099處塘、湖、河被列為黑臭水體。為了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中共當局層層制定了限期治理時間表,一位業內人士覺得這樣突擊治理太急了,「三十年污染,國外花六十年治理,國內只花一兩年治理,這不合理,不現實,也不太可能。」
在時間表的背後,是治水公司們「搶錢的狂歡」。一位治水公司的高管表示,不管技術好壞,哪怕再分包出去,只要能拿到項目,「甚至工業水、賣水泥、搞建築的公司都來接單」。
很多治水公司沒有時間充分調研每個水體的黑臭成因,卻在討價還價上心機重重。如,一些公司聲稱可治理到III類水質,報價150萬並簽訂分階段付款協議:達到V類水可拿80%款項,達到IV、III類水再分別拿到餘下兩個10%的款項。如此一來,一個治理能力只能達到V類水的公司,就可以拿到80%,也就是120萬元。這比直接報價100萬的治理V類水收益還多。
沒有治水經驗的公司,中標後難免偷工減料。西交利物浦大學環境科學系張一新博士介紹,為了應付檢查,撒藥劑清淤是急就章。一些絮凝劑含有硫酸銅,藥劑倒進去,水很快就清澈了,但是化學物質會破壞水生態,水體仍沒有自淨能力,一段時間後水體又會渾濁或黑臭。
為了趕工期,有的地方政府本末倒置,先把坡岸的植物種好,把景觀面子工程先做起來。
2、「在中共的領導下」,「吃治汙環保飯」的邪招層出不窮、五花八門。大陸一家治汙技術公司老闆曾直接向筆者透露,他在南方治理污水時,當地環保部門明確要求,不能「除根」,得給以後「留活幹」,意在保證「年年有進步」,一直有「收穫」。實際上,就是把「污染」當成了「韭菜式的搖錢樹。」
3、《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序言:共產主義的本質是一個「邪靈」,它由「恨」及低層宇宙中的敗物所構成,它仇恨且想毀滅人類。它並不以殺死人的肉身為滿足,因為人肉身的死亡並非生命的真正死亡,元神(靈魂)還會輪回轉生;但當一個人道德敗壞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元神就會在無盡的痛苦中被徹底銷毀,那才是最可怕的、生命真正的死亡。「共產邪靈」就是要使全人類都跌入這樣萬劫不復的深淵中。(大紀元2017年11月18日)
4、「神不只是造就了人類,也為人類安排了生存的自然環境。特別是在中土神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及其通天的內涵,也體現在自然環境中,這正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具體體現。名山大河中其實都有山神、河神維繫著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中國作為神選定的『中心之國』,其山川河流對整個地球生態的影響巨大而深遠。在中國文化中,地理風水的影響和作用實際上超越肉眼可見的空間。從高層次上看,在全球水循環體系中,中心之國也是全球淡水水脈的發源地,這裡的淡水污染會波及全世界的水源。因此中國環境的破壞,可能造成世界範圍的生態走向崩潰。由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共產邪靈處心積慮,必欲毀壞中國的自然環境。」(《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中國篇》第三章 暴力殺戮惡貫穹宇(下),大紀元2017年11月26日)
5、宇宙、地球、人類整個環境是循環的。人在生命輪回中,當道德高尚時,沒有多少業力,輪回轉生後對自然環境也沒有多少壞的影響。但當人們業力積攢越來越多時,也終會將業力帶到生存環境中,影響周圍的一切,沙漠化就是惡果之一。
中共建政以來,人們道德迅速下滑,業力劇增,無度地揮霍、浪費自然資源,毀壞自然環境,中國大好河山瘡痍滿目,沙漠面積急劇增大。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每年有156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漠吞噬,70年代至80年代,擴大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達到2460平方公里,到21世紀已超過3000平方公里。內蒙古歷史上曾經有五大草原讓世人稱道,如今有三個已經基本消失。烏蘭察布草原、科爾沁草原和鄂爾多斯草原,三大草原的大面積退化沙化,只用了20年。河北懷來縣人稱「天漠」的飛來沙漠現在離北京僅70公里,北京或許就將是下一個消失在沙漠中的樓蘭古城。
中共任意亂砍濫伐,堵河填海,與天鬥、與地鬥,已然破壞了神為人生存所創造的環境。各種災害越來越多,江河氾濫、陰霾毒人、沙塵滾滾;乾旱斷水、工業污染、地脈水脈被斷、極端氣候頻繁出現,屢創紀錄;更有諸多可怕奇怪的疾病奪走世人生命,真可謂觸目驚心。(《《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中國篇》第三章 暴力殺戮惡貫穹宇(下)》,大紀元2017年11月26日)
責任編輯: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