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歲月中的珍藏

作者:張卉中
font print 人氣: 192
【字號】    
   標籤: tags: , ,

幾年前,曾以文化推廣志工的身分去拜訪被譽為「大地畫家」的沈國仁教授,他當時已八十多歲,雖然有些木訥,但讓人備感親切。約十年後,在初中同學「Line」群組的交談中,赫然發現這位畫家竟是我們的美術老師,真感到汗顏,覺得自己太過迷糊,對不起老師。

初中時,學校除了月考和期考外,沒有小考,也不記得有什麼回家作業。剛從小學五、六年級惡補中解脫出來,平時回家只看故事書,根本沒去翻閱課本。到了考前才開夜車,可是喝了咖啡仍睜不開眼,成績的慘烈可想而知。半個多世紀過去,還夢到考前發現課本還沒購買的驚駭。

對初中的記憶非常有限,除了導師的音容教導依舊清晰,只記得自己曾當選衛生股長,提名的同學說,因為妳看起來很乾淨。在環境整潔的名校,可苦了我這個領導無方者,難怪同學回憶說,經常看到妳在打掃。同學還談了好多班上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事,感覺自己好像都不在其中,就連出去遠足好像也沾不上邊。好在同學上傳了照片,同學的臉蛋和名字都很熟悉,否則不知怎麼對自己交待這段幾乎空白的歲月。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就是發生在美術課上。我畫畫也是漫不經心的,沈老師曾說,妳的構圖很好。老師總是給予正面鼓勵,其實他沒說的是,上了色就可惜了。記得有一年即將開學前,想起暑假美術作業還沒動工,臨時將過去一幅畫加工一下交差。老師看了看說,妳家裡還收藏了多少幅畫?老師真的沒生氣,他的幽默令人暖心,印象深刻。

然而,畢業四十多年後,竟然連老師的姓名都忘了。在偶然的機緣下,去拜訪這位畫家教授時,連老師的國字臉也沒引發連想。又過了十多年,才得知這位受人敬仰的沈國仁教授是我們的美術老師。在那樣一個清純的年代中,我的心究竟安住何方?感覺對不起老師。但是我深信,在漫長的歲歲月月中,老師的寬大包容一直啟發著我,引領著我,歷久不衰。

春風化雨,謝謝老師教誨之恩。@*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驪歌初動,離情轆轆,驚惜韶光匆促⋯⋯」當驪歌聲起,炎夏催紅了鳳凰樹上的花,六年的國小生活將與我告別了......
  • 來到新竹青草湖畔的「奕園美術館」,彷彿到了世外桃源,景物讓人心曠神怡、暫忘塵世煩憂,奕園的主人趙明教授今年80歲了,他笑著說,人生不空過,辦個畫展吧,也出書紀錄一下歲月痕跡,如果有人買書,或許也可以為社會盡點棉薄之力。
  • 取道南二高南州交流道,行抵屏東縣七塊厝聚落,在蔥蘢鄉野間,張家古宅赫然在望。寂然坐落七塊路上的旭昇居,幾經風霜,典雅風華依舊,靜靜述說著大時代小村落的悲歡傳奇。
  • 隨著時代進步,越來越多的發明,漸漸取代了人們的手腳,以前動手動腳才能做到的,現在往那一躺,按幾個按鍵、甚至張張嘴,自動化的電器就幫你輕輕鬆鬆的做到了。
  • 我們看中了一間有百坪庭院的古老日式房舍。圖為台灣金瓜石「黃金博物館」園區內的四連棟日式宿舍內部房間。(龔安妮/大紀元)
    我們看中了紹興南街一間有百坪庭院的古老日式房舍,鬧中取靜,外圍的巷道襯著竹籬笆和濃密的樹蔭,令人心曠神怡。
  • 有位講法語的瑞士友人在睡夢中居然講起中國話,醒來還繼續講,例如說,沒關係、老楊、老李等等,但不知自己說的是啥,想必是曾經在中國轉生。因此,他們想結伴來台灣尋根。
  • 生活的樂趣很簡單,也很純真。善意會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間瞬間共鳴,那是溫暖明亮的瞬間,帶有似乎肉眼可見的明亮色彩。
  • 經常會遇到親人、朋友、同事等人會和我們談對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實這時候我們經常會大談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結果就是讓對方非常的反感。因為對方根本就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只是想和我們分享一下,或者說發一下牢騷。
  • 在我心中,Makafer是這座城市的武士,守護著這片土地。當世界沉浸於溫暖與安寧中時,總有人在風雨中負重前行,讓幸福變得理所當然。
  •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以更加輕盈的姿態,擁抱未知,與天地共舞,在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