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10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周慧心採訪報導)「他們故意把這個事件拖到『十一』後⋯⋯就等於維穩嘛。」抓錢貓網貸平台的受害人李莉(化名)對大紀元記者說。P2P網貸平台「抓錢貓」爆雷迄今已經2個多月了,而杭州警方卻沒有告知進一步的消息。
受害人只知道有幾個嫌疑人被抓,平台的資金已經凍結,但是凍結了多少錢,追討資金方面的進展警方都拒絕告知。李莉說:「他們跟我們說最晚在10月13、14日給我們一個答覆。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給我們任何信息。」
李莉說:「資金方面,警方一直說不能透露,包括凍結了多少錢,他們也說不能透露。逮捕了哪些人,杭州那邊也說不能透露,任何消息都沒有給我們,現在說他們還在查帳,並沒有去追款。」
杭州飛牛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抓錢貓APP理財平台,於2018年7月20日發布公告稱,App出現資金兌付、平台運營異常問題,違約款項約15億餘元,涉及到全國各地的受害人約2萬人,目前杭州已立案。
李莉介紹說,7月16日發現平台爆雷後,7月18日他們趕去杭州立案。兩個多月來他們多次與杭州警方溝通,但是得到的始終是剛立案時的消息,幾乎沒有進展。
李莉介紹說,抓錢貓被定為「非法吸收公共存款」,這項定罪好像比「非法集資」拿回錢的概率大一點。但是,她表示,他們都不認為這是「非法吸收存款」而是詐騙。
「我們參與(抓錢貓)確實是有國家引導的,抓錢貓當時也是獲得杭州市獨角獸企業的一個稱號,(獨角獸公司是指那些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並且在一些相關的論壇上邊,副市長都站出來為他頒獎。」
她說:「還有大連三鑫石油公司(是一家老牌國資企業)一個國資背景,占股份的10%,7月16日暴雷,7月18日它就進行了股權更改。」
杭州飛牛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方——大連鼎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於2018年7月18日變更了股東信息,大連三鑫石油公司已不是其股東,變更日期是在事發之後。投資人懷疑大連三鑫石油公司變更股權是否有轉移資金、撇清關係的嫌疑。
抓錢貓受害人收集了各方面的資料並提交給警方,內容包括政府發放的各種相關營業證件、江西銀行的存管協議、政府站台、媒體宣傳、抓錢貓的國資背景以及抓錢貓的借貸合同、擔保公司等。並在微博中寫道:這是一個有國資入股、工商執照、ICP備案、公安備案、銀行存管、被杭州市政府評為準獨角獸企業的杭州市飛牛科技有限公司,已經運營4年的抓錢貓理財平台,怎麼突然就變成「非法」的了?
受害人表示,「普通百姓人家的這些存款,大都是一點一滴省吃儉用積攢下來養老養小看病就醫的,養老不是一天兩天、養小也不止一年兩年,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只是想讓這點積蓄能夠趕得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我們不是貪圖以錢生錢坐吃收益,相反,我們一直勤儉持家以保家庭小康社會和諧。如今多少家庭傾家蕩產、支離破碎,我們仰賴網絡幫我們擴散,希望『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給予關注,還我們一個公道。」
「P2P爆雷是政府一手策劃的」
在大陸金融行業有20多年經驗的資深金融人士劉燕林(化名)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披露,P2P的興起和暴雷都是政府一手策劃的,目的是轉嫁經濟和政治風險。
他介紹說,從2007年到2012年,6年間大陸只有160多家P2P平台。自2013年開始,從中央各部委到各級官方媒體,都在大力鼓吹互聯網金融,在政策面的大力推動下,P2P的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從2013年到2018年的6年,P2P一下子暴增到一萬多家,納入統計範圍內的就有6,000多家。
當政府完成了將銀行不良資產出清,風險轉嫁到民間老百姓手中之後,國家開始收緊互聯網金融政策,逐步刺破泡沫,互聯網金融全面整頓開始。
劉燕林表示,在大量平台崩盤暴雷後,當局迅速撇清關係,對P2P平台的偵查和懲處雷聲大雨點小,還拋出各種輿論:1. P2P平台只是信息中介,不承擔投資人資金損失;2. 投資人也是非法集資參與人,並不是無辜的受害人,損失咎由自取;3. P2P的違法行為只是個例,互聯網金融未來可期;4. P2P平台經營出現問題,是行業發展優勝劣汰的正常狀態,不必過度驚慌,過度解讀。
他嘲諷地說:「總而言之,行業發展出現問題很正常,市場問題不要找政府。」
抓錢貓投資人之一,有兩個孩子的謝女士介紹說,自己得了腦積水,需要手術,孩子還小,為了讓錢能「保值」她便把全部積蓄投入抓錢貓。「那15萬是我們家的全部家產,二寶的奶粉錢、大寶的生活費和之前生病借的親戚朋友的錢,一家的生活開支就這樣沒了!」
她說:「你叫我們怎麼活,每天度日如年,虧我們這麼多年那麼相信政府,相信它的政策越來越好,能夠提升我們的生活,向小康生活靠攏。現在一句監管不力把我們這些全靠自己努力的80後打入生活谷底,還奔什麼小康?生活過得特別艱難,每月靠著微薄的工資生活。你叫我怎麼相信你——我的國?你毀了我的三觀。」(三觀是網絡流行語,指的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