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10月17日訊】今年10月1日是美國航太總署(NASA)成立60週年紀念,60年前美國設立太空總署。1969年,阿姆斯壯成為登上月球的第一人,到了1972年為止共有12名宇航員登月成功,寫下人類航天史上最光輝的篇章。
如今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也宣布將以開展載人火星之旅和讓宇航員重返月球為新目標,期望奠基下一個里程碑。


Discovery頻道推出《浩瀚穹蒼:NASA的明日之旅》電視特輯,由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姪女——羅伊•甘迺迪操刀擔任導演、製作人、旁白。羅伊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也是艾美獎得主。
節目第一手接觸NASA的高層、科學家和太空人,訪問太空總署的幕後功臣,深入探索NASA如何改變了我們看地球、看宇宙、看自己的角度。
NASA今首要任務為「監測地球的健康」
甘迺迪總統曾將登陸月球訂定為NASA的挑戰,不過現今羅伊甘迺迪則認為,NASA最緊迫的任務非常明確——回報地球的健康狀況。
節目中阿波羅8號太空人吉姆洛維爾曾描述了當太空船繞過月球的另一端時,首次從遠處看到地球,他突然意識到:「地球在浩瀚宇宙中是一片茂盛綠洲」,除了對地球有全新的認識外,也意識到地球無比的脆弱。
而NASA首席科學家艾倫斯托芬也指出:「在35億年前的遠古潮濕環境,火星確實有出現人類可以飲用的那種水、曾經像地球一樣適合居住,但現在已經不適合了。」為避免地球淪落像火星衰弱轉變的際遇,才是現今NASA的首要目標。

NASA運用最先進的工具,花更多時間從外太空看地球,不僅擁有超過19顆不同的衛星研究著地球,在太空和地球上也都有專業團隊透過測量觀察地球各種面向,從快速融化的南極洲冰帽,到珊瑚礁的白化死亡,NASA收集到的資料對人類看地球的理解至關重要。
即使一直望著外太空的更遠處,NASA也持續將其技術應用在地球上,從臭氧破洞到全球氣候變遷,致力於更加了解地球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健康,在監測地球健康方面扮演要角,為保護我們的星球而努力不懈。
《浩瀚穹蒼:NASA的明日之旅》將於10月19日週五晚間8點首播。


責任編輯:蘇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