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1月04日訊】中國指數研究院1月2日發布了2017年全國300城市土地市場成交數據,該數據顯示,全年300城市去年賣地收入總額為40,1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6%。
據《經濟參考報》1月3日報導,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去年300城市土地供應整體上升。熱點城市供應增加,拉升成交量及出讓金上漲。其中,一線城市供地量增加明顯;二線城市以同比增長為主,但是增速有所放緩;北京、杭州年度土地出讓金收入總額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南京、武漢、上海、重慶、天津、成都、廣州等7城市突破千億。
報導表示,中指院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2017年一線城市土地供需同比走高,供地面積同比增幅領銜,出讓金較2016年增長近五成;二線城市土地供求降至低位,收金及均價同比漲幅較2016年收窄,土地整體市場走勢趨穩;三四線城市承接一二線城市外溢效應;拉動區域內城市土地市場供求升溫,地價及收金同比均有所上漲。
另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大陸50個大中城市累計賣地金額達3.57萬億元,較2016年全年的2.65萬億元上漲34%,刷新歷史同期紀錄。其中,13個城市賣地金額上漲幅度超過100%。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平新喬去年曾經對《中國房地產報》表示,過去15年,很多省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個別地方占到總財政收入的六成。
有分析人士認為,土地財政依然是大陸城市賴以生財的主要渠道之一。#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