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曾為一編譯報導)根據WGBH報導,麻州多切斯特市(Dorchester)有這麼一家維修手機的小店。這家小店外表沒有甚麼獨特的地方,它的大窗戶面對多切斯特大道,在外面看根本不知是做甚麼生意的。唯一的廣告是一個不太好看的塑料夾心板上寫著:「修理服務:30元起,30分鐘內完活,歡迎光臨。」
店裡空間很大,牆邊地板上的箱子裡堆放著各種電子設備,還有幾個人在廉價的塑料桌子上彎腰駝背地工作,他們所做的也是高科技,而且需要一門好手藝。他們在修理手機,關鍵是他們不專門為蘋果或三星等任何廠商服務,而是維修所有品牌的手機。
老闆黎權(譯音,Quang Le)在2015年與朋友兼商業夥伴的Minh Phan開了這家維修店,黎說,「我們並沒有得到廠商的正式認可,我們存在是因為客戶有需求。他們對此不滿意。」「他們」指的是像三星和蘋果這樣的製造並銷售手機的大公司。客戶修理需求各種各樣,包括智能手機屏幕破碎。
更換三星屏幕可能需要數百元,而iPhone的屏幕售價約150元,除非客戶購買了額外的保險或特別的保修計劃,屏幕破碎才能免費維修,而保險的費用差不多甚至超過修理費。而且,黎表示,大公司對於「合格」的維修是很無情的。「蘋果公司認為,手機必須完美,框架必須完美。但是手機有時摔到地面,會有凹痕,蘋果公司就不願意維修了。而這種情況如果到我們店裡,大約80元,5分鐘內就能搞定,難道你不來嗎?」
黎出生在越南,現在是美國永久居民,他16歲到美國留學,在加州上高中,後來到了波士頓大學學商業專業,但輟學了,因為他看到了商機:手機廠商不願意解決屏幕破損問題。
本地電話維修店當然也知道這個問題。英格拉姆(Curt Ingram),也被人稱為「iPhone Curt」,說:「摔破手機屏幕,一般都只是表面玻璃碎了,這個部份只值三美元。」英格拉姆最先也像黎一樣躍躍欲試,他回憶說:「我在Craigslist上登了一個廣告,我並沒有十分期待人們會打電話來,並需要這個服務。我在停車場約見這些客人,並到他們家裡去把他們的手機修好。」
後來他有了一個店面,並有穩定的維修手機和電腦的業務,他見到了大量破損的iPhone屏幕,碎裂的通常是最便宜的屏幕表面玻璃,便宜的玻璃被精細地黏在價格高昂的觸屏上。英格拉姆說,「將玻璃和觸屏分開,並重新黏上,這是一件很費時的工作。我們並不這樣去修理,因為這需要做很多活。」換言之,當涉及到這類精細的維修和更換時,即使是iPhone Curt也力不從心,他通常是用新的零件或翻新的零件去替換。另外蘋果公司也不賣零部件。所以,英格拉姆說,「獲得質量好的零部件是個挑戰。」
但這卻是黎和他的大創意所在。黎通過自學,學會了這一超級難的技能:把碎玻璃從工作屏幕中分離出來,利用這一優勢來賺錢。他和他的搭檔還僱傭了幾個朋友。他們從中國購買了高強度的融化膠水的工作桌,用金屬造了一個防塵室,通過觀看Youtube視頻自學,不斷進行嘗試。
「我們打破了很多屏幕,有幾百個吧,去嘗試修復這類故障。」黎笑著說。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掌握了竅門,現在,他們每天可以修補100多個手機屏幕。最先他們的零件大部份是來自中國不可靠的山寨產品,但是現在他們逐步地使用在美國翻新的零件。
這是個經典的創業故事吧,但並沒有到此為止。黎現在最大的願望是重回學校學習法律。為甚麼呢?有一天他跟媽媽說:「我想當總理,越南的。」如果他能比蘋果公司更好地維修iPhone,為甚麼不試試看他能否改善自己的祖國呢?
對於這個計劃的可實現性,黎並不是那麼幼稚,他承認「這是一個夢想。」他並不是在開玩笑,抱負是真實的,他會一直追求自己的夢想,直到或者除非他真的看到什麼不能實現它的理由。他既不害怕玻璃破碎,也不擔心夢想破碎。◇
責任編輯: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