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易永琦美國休斯頓報導)6月24日下午,由大紀元媒體集團主辦的「病毒與癌症」健康展在中華文化服務中心舉行,特別邀請頂級專家講解肝炎病毒與肝癌,以及HPV病毒防疫。三個小時的健康展還設立免費健康檢查、生活保健多元展位,逾兩百多民眾熱情參與。

「引發癌症的三種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根據疾病研究顯示,每十二個亞裔中會有一人受乙型肝炎影響,」健康展協辦單位美國癌症預防癌症基金會的創辦人兼總裁Carolyn Aldigé 說。
肝炎引起的肝癌:預防與篩檢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導致肝癌。事實上,大約65%肝癌病例和乙肝或丙肝病毒相關。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們已經感染了這些病毒,沒有做任何預防肝癌的治療。
演講嘉賓之一,MD Anderson癌症中心肝細胞癌研究主任、腫瘤學肝癌首席研究員、《肝細胞癌》期刊主編Ahmed O Kaseb醫師主講「肝炎引起的肝癌:預防與篩檢」。


Kaseb醫師講解了肝癌診斷、治療以及預防和篩檢。他強調說,如果患上肝炎,要積極接受治療,堅持吃藥。即使乙肝治癒了,罹患肝癌的風險依然存在,建議每六個月做超聲波檢查,檢查肝部的健康情況。早期診斷是治療肝癌的關鍵。
預防乙型肝炎病毒引發的肝細胞癌,首先要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疫苗後,身體會產生抗體,可以不被肝炎感染,但是有些人每十年需要檢查一次,以保證身體內抗體還存在。
根據對美國患病人群的數據分析,導致肝細胞癌的主要因素,除了肝炎病毒導致發病,酗酒以及代謝綜合症也可引發肝癌。代謝綜合症是指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和肥胖。不加控制的代謝綜合症增加了肝炎患者肝細胞癌發病風險。
Kaseb醫師解釋說,肝炎病毒有時雖然在血液裡檢測不到,但是病毒會進入人體的DNA中,比如肝的DNA,也會導致人得肝病。所以有代謝綜合症的人,即使沒有肝炎,也需要每六個月做超聲波檢查。
HPV和子宮頸癌的關係
健康展另一個演講主題為「HPV和子宮頸癌的關係」,由MD Anderson癌症中心婦科腫瘤系、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篩查首席研究員Zeena Shelai 醫師,與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健康政策辦公室項目協調人Bridgette Ma主講。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是最常見的性傳播感染, 目前沒有根治這個病毒的方法。HPV通過親密的皮膚接觸傳染,這種病毒可引起六種癌症和生殖器疣(皮膚病)。
宮頸癌是目前HPV導致發病最高的癌症。據統計,有一半的宮頸癌發生在五十歲以下女性,有四分之一發生在25歲至39歲的女性。
現在已經有HPV疫苗接種,這種疫苗在人11歲或12歲時接種效果最佳。Shelai醫師建議HPV疫苗可以和兒童期疫苗一起接種,男孩和女孩都需要做,最早在九歲時便可以接種。
政要嘉獎大紀元媒體集團
深入淺出的頂級專家演講,內容豐富的健康展不僅得到民眾的熱情歡迎,也收到現場嘉賓的讚揚。
德州眾議員Shawn Thierry說:「健康是我們的財富,需要好好看護,定期做檢查。」Thierry議員對大紀元媒體集團服務華裔社區健康的活動非常讚賞,並向大紀元媒體集團頒發褒獎。


休斯頓市議員Steve Le本人也是醫生,他表示美國移民人口的流動讓肝炎成為再次關注的健康問題,健康展以深入族裔社區的宣導方式非常有效。
出席活動的嘉賓還有休斯頓市政府健康部代表Beverly Gor ,中華民國駐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黃敏境處長。
黃敏境處長說,健康展的舉辦具有天時、地利和人和的三因素,非常有意義,並讚揚大紀元時報和新唐人電視是「社區很重要的力量,具有正面的影響力。」
同時,休斯頓市長Sylvester Turner為健康展特地頒發褒獎,並命名6月24日為休斯頓亞裔健康日。州眾議員吳元之(Gene Wu)也頒發褒獎,讚揚大紀元媒體集團為亞裔社區提供了一個了解病毒與癌症關係的機會,充分肯定健康展在幫助新移民溶入主流社會所做的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