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36家上市房企負債近5萬億 違約風險高

人氣 3833

【大紀元2017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大陸房地產企業的巨額債務問題引發關注。最新數據顯示,大陸136家上市房地產企業負債近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之前連續爆發的房企違約令今年房企的債務風險激增。

根據大陸Wind資訊統計數據,大陸2016年上市企業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A股136家上市房企的負債總額超過4.92萬億元,相當於平均每家上市房企負債362億元。

這一債務總額相比2015年增加了10,139億元,漲幅為25.93%。

近四分之一房企負債率過「紅線」

Wind資訊數據還顯示,資產負債率超過80%紅線的上市房企有32家,占24%;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有45家,占比超過33%。

大型房企萬科和綠地控股的負債均超過6,000億元,保利地產負債超過3,000億元,負債超過千億的上市房企至少18家,包括恆大、碧桂園、華潤置地等。

市場分析,大陸房地產行業高度依賴債務,多年來中共土地財政推高地價、融資成本低,令房企大規模發債,而目前大量債務逐漸到期,加上銀行貸款、公司債、股權融資、ABS、信託、資管融資等融資渠道收緊,令房企的債務償還問題開始顯現。

房地產企業債務違約風險上升

美國CNBC網站5月10日引述分析表示,大陸的企業債違約事件增多,這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今年2月份,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中城建曝出違約風險,令業界倍加關注今年大陸房企的還債壓力。據悉,今年大陸到期的地產債超過千億元。

今年3月份曝出消息,河北聯邦偉業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發生百億債務危機,面臨破產,上萬業主面臨「房財兩空」的風險。

中共有關房企不良資產的披露數據有限,中共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房地產不良貸款總計超過5,000億元,加上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數據,可能超過萬億。

最近有多家與房地產行業相關的發債機構,在信用度方面被降級處理。比如,萬達商業地產、茂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等,因債務槓桿升高、流動性風險增加等原因,被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標普等降級或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

分析人士表示,在債務違約上升的情況下,融資困難的中小型房企更容易發生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一部分房企轉向海外發債融資,但是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最近警告,大陸企業海外垃圾債激增,大多數是房地產企業,正在引起國際市場的警惕。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大陸房企海外融資總額為6.53億元,相比3月份的222.72億元大幅減少。

樓市低迷地價高 房企資金壓力大

中共推高土地成本,令房企高價拿地後,以高房價回收成本和盈利。但是最近的數據顯示,大陸一二線城市的房產成交量均出現下滑,但地價依然高企,令房企資金壓力倍增。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4月份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套數同比跌59%,環比跌19.6%;上海、廣州、福州、蘇州等城市的成交下降明顯,跌幅均超過三成。

而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4月份大陸300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同比增加35%、環比增加8%。

中原地產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大陸50個重點城市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超過7,600億元,上漲53.3%。

今年3月17日從北京市開啟的大陸樓市調控,被稱為「史上最嚴」,包括限購、限貸、限價和限售等措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陸熱點城市的樓市出現降溫。#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分析:大陸房地產投資不可持續 陷入怪圈
大陸房地產市場結構矛盾未解決 調控將繼續
大陸五一假期 不同城市樓市冰火兩重天
1至4月 大陸賣地收入近9000億 上升5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