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3月24日訊】中國黃曆新年以後,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市場對人民幣的態度開始表現得樂觀。但日前有研究顯示,今年人民幣仍將看貶,不應該盲目樂觀。
3月23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上調33個基點,報6.8856;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8875,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跌4點,較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跌35點。
黃曆新年以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直在1美元兌6.9人民幣間徘徊,離岸價也向在岸價靠攏。與此同時,外匯儲備也出現回升,一些市場機構由之前對人民幣匯率看空轉為相對樂觀的態度。大陸業界有人認為人民幣今年會迎來拐點,由看空轉為單邊升值,有人認為今年人民幣會升到6.6。面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預期的逆轉,今年人民幣貶值預期其實還在,不宜盲目樂觀。
首先,大陸經濟增長點依舊難覓,投資回報率下降,相對美國製造業回升吸引了資金回流。再加上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併購意願依然很強,而大陸製造業吸引外資能力下降,以及大陸民眾和企業對經濟未來信心不足這些因素,以及資金的逐利本性都造成大陸資金持續外流。
今年1月份至2月份,銀行代客結售匯仍然是逆差也證明了資金仍在外流。而資金外流對人民幣造成貶值壓力。
其次,市場預計美聯儲今年還至少會加息兩次,美元還將保持強勢。美元升值,相對其它貨幣就會貶值,人民幣也不會例外。去年和今年人民幣的走勢和美元升貶息息相關,美元指數上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弱;美元指數下滑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所走強。
再有是人民幣本身原因。
第一,人民幣本身上升動能不足。3月15日美聯儲加息後,美元指數下跌1.4%,新興市場貨幣相對於美元平均升值1.3%,但是人民幣匯率卻基本穩定在6.9,沒有乘勢升值,這顯示大陸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失衡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轉變,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的預期仍然存在。
第二,人民幣在岸市場收盤價仍然在貶。最近兩個月,儘管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但是收盤價與中間價之差的平均值仍然為0.3%,與2016年全年平均值相當。市場仍然存在較大貶值壓力。
中共加強資本管制雖然可以暫時或者在某種程度上緩解大陸市場對美元需求的壓力,但是市場供求失衡仍在。如果美元升值,大陸經濟又不見起色,人民幣匯率仍然面臨很大的貶值壓力,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仍沒有完全釋放。
責任編輯:李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