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2月27日訊】當地時間2月26日晚間,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杜比劇院隆重登場。典禮由美國ABC電視台名嘴吉米‧金梅尔(Jimmy Kimmel,又譯:吉米‧坎摩爾)擔綱主持。
本屆奧斯卡,《愛樂之城》(La La Land)共獲得14項提名,最終攬入最佳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最佳女主角(艾瑪‧斯通),以及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原創歌曲(《City of Stars》)6獎,無疑成為當晚最燦爛的「星光」。

在最後時刻,當主持人宣布該片獲得最佳影片時,沒有人懷疑這一宣布的真實性,各大媒體也紛紛跟報。但在《愛樂之城》的劇組人員熱熱鬧鬧地上臺領獎、致感謝辭時,該片製片人宣布搞錯了,並讀出真正的得主——《月光男孩》(Moonlight),後者早些時候獲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編劇本獎。
不過《愛樂之城》仍算是大贏家,只是由於未能獲得最佳影片,加上最後時刻的「烏龍」,可能讓該片以另類方式被載入影史。
表演獎項方面,艾瑪‧斯通(Emma Stone)憑藉在《愛樂之城》中的表演如願封后,熱門人選伊莎貝爾‧于佩爾抱憾而歸;當晚的影帝則由《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主演凱西‧阿弗萊克(Casey Affleck)獲得。

最佳女配角由維奧拉‧戴維斯(Viola Davis)憑藉《藩籬》(Fences)中的表演獲得。戴維斯也成為首位包攬艾美獎、托尼獎、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非裔演員。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的最佳男女配角均為非裔。
票房及口碑皆佳的《瘋狂動物城》(Zootopia)毫無懸念地獲得最佳動畫長片大獎。該片是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第55部動畫長片,一經上映就風靡全球。《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捧得最佳紀錄長片獎。
《推銷員》(The Salesman)擊敗奪獎呼聲很高的《托尼‧厄德曼》(Toni Erdmann),獲最佳外語片獎,這是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繼《一次別離》後再獲該獎項。最佳紀錄短片獎則頒給了聚焦敘利亞戰亂的《白頭盔》(The White Helmets)。
獲8項提名的科幻影片《降臨》(Arrival)最終只收穫最佳音效剪輯獎。其它技術類獎項方面,最佳視覺效果獎由《奇幻森林》(The Jungle Book)獲得——該片視效小組成員羅伯特‧李加多(Robert Legato)此前在2012和1998年兩次獲得這一獎項。
最佳混音由《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獲得,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頒給了《X特遣隊》(Suicide Squad),而最佳服裝設計獎榮歸「哈利‧波特」系列外傳《神奇動物在哪裡》(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
◎ 最佳影片
《愛樂之城》
《月光男孩》
《海邊的曼徹斯特》
《降臨》
《雄獅》(Lion)
《血戰鋼鋸嶺》
《赴湯蹈火》(Hell or High Water)
《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
《藩籬》(Fences)
◎ 最佳男主角

凱西‧阿弗萊克(Casey Affleck)/《海邊的曼徹斯特》
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愛樂之城》
維果‧蒙坦森(Viggo Mortensen)/《神奇隊長》(Captain Fantastic)
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血戰鋼鋸嶺》
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藩籬》
◎ 最佳女主角

伊莎貝爾‧于佩爾(Isabelle Huppert)/《她》(Elle)
魯斯‧內伽(Ruth Negga)/《愛戀》(Loving)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第一夫人》(Jackie)
艾瑪‧斯通(Emma Stone)/《愛樂之城》
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跑調天后》(Florence Foster Jenkins)
◎ 最佳導演

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月光男孩》
肯尼斯‧羅納根(Kenneth Lonergan)/《海邊的曼徹斯特》
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血戰鋼鋸嶺》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愛樂之城》
丹尼斯‧維倫紐瓦(Denis Villeneuve)/《降臨》
◎ 最佳男配角

傑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赴湯蹈火》(Hell or High Water)
馬赫沙拉‧阿里(Mahershala Ali)/《月光男孩》(Moonlight)
戴夫‧帕特爾(Dev Patel)/《雄獅》
盧卡斯‧海格斯(Lucas Hedges)/《海邊的曼徹斯特》
邁克爾‧珊農(Michael Shannon)/《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
◎ 最佳女配角

米歇爾‧威廉姆斯(Michelle Williams)/《海邊的曼徹斯特》
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雄獅》
奧克塔維亞‧斯賓塞(Octavia Spencer)/《隱藏人物》
納奧米‧哈里斯(Naomi Harris)/《月光男孩》
維奧拉‧戴維斯(Viola Davis)/《藩籬》
◎ 最佳外語片

《托尼‧厄德曼》(Toni Erdmann)— 德國
《推銷員》(The Salesman)— 伊朗
《禁忌之戀》(Tanna)— 澳大利亞
《地雷區》(Under sandet)— 丹麥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En man som heter Ove)— 瑞典
◎ 最佳動畫長片

《瘋狂動物城》(Zootopia)
《魔弦傳說》(Kubo and the Two Strings)
《海洋奇緣》(Moana)
《西葫蘆的生活》(My Life As a Zucchini)
《紅海龜》(The Red Turtle)
◎ 最佳動畫短片

《Blind Vaysba》
《迴光返照》(Borrowed Time)
《梨酒與香煙》(Pear Cider and Cigarettes)
《珍珠》(Pearl)
《鷸》(Piper)
◎ 最佳紀錄長片

《生活,動畫》(Life Animated)
《第十三修正案》(13th)
《海上火焰》(Fire at Sea)
《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
◎ 最佳紀錄短片

《絕境》(Extremis)
《4.1英里》(4.1 Miles)
《喬的小提琴》(Joe’s Violin)
《我的家鄉瓦塔尼》(Watani: My Homeland)
《白頭盔》(The White Helmets)
◎ 最佳真人短片

《內部敵人》(Ennemis Intérieurs)
《女人與高鐵》(Femme et le TGV)
《沉默的夜晚》(Silent Nights)
《校園合唱團的秘密》(Sing)
《時間代碼》(Timecode)
◎ 最佳藝術指導

《愛樂之城》
《降臨》
《神奇動物在哪裡》
《愷撒萬歲》(Hail Caesar)
《太空旅客》(Passengers)
◎ 最佳攝影
《雄獅》
《月光男孩》
《沉默》(Silence)
《愛樂之城》
《降臨》
◎ 最佳電影原創歌曲

《Audition》/《愛樂之城》
《City of Stars》/《愛樂之城》
《Cant Stop the Feeling》/《魔髮精靈》
《The Empty Chair》/《吉姆:詹姆斯‧弗雷的故事》(Jim: The James Foley Story)
《How Far I’ll Go》/《海洋奇緣》(Moana)
◎ 最佳原創配樂

《第一夫人》
《愛樂之城》
《雄獅》
《月光男孩》
《太空旅客》
◎ 最佳原創劇本

《愛樂之城》
《海邊的曼徹斯特》
《赴湯蹈火》
《龍蝦》(The Lobster)
《20世紀女人》(20th Century Women)
◎ 最佳改編劇本
《降臨》
《藩籬》
《隱藏人物》
《雄獅》
《月光男孩》
◎ 最佳服裝設計

《第一夫人》(Jackie)
《愛樂之城》
《跑調天后》
《神奇動物在哪裡》(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間諜同盟》(Allied)
◎ 最佳化妝及髮型設計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星際迷航3》(Star Trek Beyond)
《X特遣隊》(Suicide Squad)
◎ 最佳音效

《愛樂之城》
《血戰鋼鋸嶺》
《13小時》(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
《降臨》
《星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
◎ 最佳音效剪輯

《愛樂之城》
《血戰鋼鋸嶺》
《深海浩劫》
《降臨》(Arrival)
《薩利機長》(Sully)
◎ 最佳視覺效果

《奇幻森林》(The Jungle Book)
《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
《星戰外傳:俠盜一號》
《深海浩劫》
《魔弦傳說》
◎ 最佳剪輯
《愛樂之城》
《月光男孩》
《降臨》
《赴湯蹈火》
《血戰鋼鋸嶺》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