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禁令擋不住 大陸「地條鋼」死灰復燃

人氣 7545

【大紀元2017年1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大陸劣質鋼材「地條鋼」被要求「限期淘汰」,近日官媒披露,官方高壓禁令擋不住,「地條鋼」死灰復燃 。

大陸官媒12月7日報導,清理整頓「地條鋼」是當局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今年6月30日前各地要徹底清除「地條鋼」。

如今,取締時限已過,但「新華視點」報導,仍有地區企業違反禁令、頂風新上「地條鋼」。

報導舉例稱,今年8月初,內蒙古人沈某某在黑龍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區普能焦化廠閒置廠區建設「地條鋼」加工廠房、安裝設備,10月7日正式生產。10月10日,該廠被勒令停產。目前,沈某某已被警方立案偵查。

經專家組確認,這一黑加工點共生產「地條鋼」鋼坯約239噸。

此前,各地新上「地條鋼」的現象屢禁不絕,如,天津有2家企業違規生產「地條鋼」;湖南一家已經拆除「地條鋼」設備的企業,又將3台生產設備移回原位,試圖恢復生產。

報導稱,「地條鋼」生產死灰復燃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巨大的利益誘惑、低門檻的生產工藝、隱蔽的生產環境。

一位業內人士算帳稱:目前一噸廢鐵約1,100元左右,按一噸廢鋼鐵原料出0.8噸「地條鋼」測算,一噸「地條鋼」成本約1,300多元。而一噸「地條鋼」的市場價卻在3,000元左右,每噸「地條鋼」的純利潤在1,500~1,800元左右。

按照七台河這個黑加工點每天60噸左右的加工量計算,每天能賺10萬元。

而該「地條鋼」黑加工點的原料廢鋼鐵是沈某某從當地廢品收購站購進的,4台3噸中頻爐、一台連鑄機等生產設備,是從河北唐山市二手市場買的。「組裝的時候也很簡單,把爐子一放,地腳螺絲擰擰就完了」。上述人士說。

有的黑加工點,中頻爐通上電以後,把廢鋼鐵往爐子裡一扔,化成鐵水後灌入容器中,最後再往模具中傾倒,冷卻後「地條鋼」就製成了。

東北某地「地條鋼」黑加工點位於一家廢棄焦化廠院內,遠離公路。此前,華北某地新發現的「地條鋼」生產地也位於相對偏遠的鄉鎮。

報導稱,據一位鋼鐵業人士介紹,從過去幾年的「地條鋼」查處情況看,「地條鋼」生產加工已有由南向北蔓延趨勢。

「地條鋼」統指以廢鋼鐵為原料,經過感應爐、中頻爐等冶煉的劣質、低質螺紋鋼、線材及不合格不銹鋼產品。

據陸媒此前報導,早在2002年,「地條鋼」就被當局要求「限期淘汰」,但到2016年,這種鋼材的產能被估算仍在1億噸左右。

僅江蘇省就有「地條鋼」企業63家,分布在徐州、連雲港、淮安、宿遷、鹽城、泰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等10個地區,合計產能1,233萬噸。其中,2010年註冊成立的江蘇華達鋼鐵有限公司到2016年累計生產「地條鋼」17.5萬噸,銷售收入約6.4億元。

「四川省經過排查,也發現了1,500萬噸『地條鋼』產能,山東、河北、湖南、湖北、廣東、福建等地也都存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說。

去年12月30日,江蘇和河北兩鋼企被當局通報:河北安豐公司違規新建鋼鐵冶煉項目,干擾去產能;江蘇華達鋼鐵有限公司大規模生產銷售「地條鋼」等。

江蘇副省長馬秋林、河北副省長張杰輝分別被行政記過、行政警告處分;兩省共138名責任人被問責。

去年11月23日,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怒批,鋼鐵煤炭去產能過程中存在個別不守規矩、偷奸耍滑的企業,「頂風違規」,「火中取栗」。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去產能「變形」 大陸鋼鐵企業現復產潮
上半年去產能僅達標三成 中共改革陷兩難
蘇冀鋼企頂風違規 政治局點名處分兩副省長
江蘇河北兩鋼企被通報 地方政府失職遭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