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明鏡編譯報導)12月18日這週是芝加哥北郊史蒂文森高中(Stevenson High School)的考試週,學生們面臨很大壓力。但同時,他們可以到學校專門處做瑜伽、打坐,或玩遊戲。
從北郊的Lake Forest到西郊的Hinsdale,越來越多的學校採取措施,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史蒂文森高中一名學生說,過去老師們總是告訴學生「深呼吸」或「充足睡眠」,但從未採取這樣系統性的行動,他打算參加清晨的瑜伽和下午的繪畫。
耶魯大學在2015年對2萬2千名高中生做了一次網上調查,讓他們用三個詞描述在學校的感受。結果發現最普遍的詞彙是「疲勞」,然後是「壓力大」。調查發現,學生們80%的時間都感覺有壓力。
芝加哥北郊Highland Park高中有2千多名學生,2011~12年度,164名學生參加心理輔導,現在則有260名學生。這些學生中,75%表達焦慮。前校長Tom Koulentes說,十年前,學校每年平均有10名學生因心理問題住院,現在這個數字攀昇到60~70人,而且還在增加。
一名耶魯兒科醫生說,青少年焦慮的早期症狀通常是肚子痛、頭痛、呼吸困難。很多學生也出現失眠。
繁忙的高中課業
導致學生心理壓力的首先是繁忙的課業及各種活動。除了嚴苛的AP(大學預科)課程,每晚好幾個小時的作業,還有為了給大學申請增色的多個課外活動。有的學生還忙著創立非營利機構、申請專利、或發明新手機app等。
「這意味著從早晨8時到下午3時上課,緊接著體育、音樂等課外活動直到晚7時,再是晚上備考ACT或SAT。」Koulentes說。
同時越來越多的高中生提前上AP課。在史蒂文森高中,2011~12年度約55%的高三學生學AP課,五年後的現在這個比例升到71%,高二生中有一半學AP課,高四生有82%。
Highland Park高中一名家長說,剛上高一時學生被告知,不必太早擔心上大學,可一入學三週後,就得到一份大學招生考試備用題。
New Trier高中副校長Timothy Hayes 說,校方曾經考慮強制每個學生在繁忙的日程表中留出一個空白時間段,沒想到遭到很多學生和家長反對。New Trier所處大芝加哥最富裕的北郊,很多家長很富有,也很有地位,對子女要求也很高。
西郊Hinsdale學區曾經要求學生留出午餐時間,結果收到部分家長老師的抱怨,稱這個強制規定會讓小孩錯過某一節選修課。
不必要的額外壓力?
西北郊Hoffman Estates的Amita Alexian Brothers行為健康醫院青少年部有32個床位,都住滿了。醫院主任Patrick McGrath是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多次到各個學校做心理講座。他說,每次他都會問聽眾:「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平均水平,你會OK嗎?」沒有一個家長舉手。
「這是典型的郊區家長,」McGrath說:「如果你在疑惑為甚麼孩子們有那麼大的壓力,這就是壓力(的來源)。」他說,一名7年級初中生家長曾經問他,如果孩子不每一門課都得A,她怎麼能進哈佛醫學院。
校方發現,除了考試成績和班級排名,新科技亦是新的壓力來源,成績隨時在電腦上更新,電郵在24小時內回應,週末也不得閒。Koulentes說:「一名學生參加了數學考試,發現得了一個D,馬上短信告訴父母,老師還沒有走到他課桌前,家長就知道消息了。」
北郊Northbrook等所處的Glenbrook高中225學區表示,校方曾經做過一個試驗,限制學生查看分數的次數,不讓他們隨時查。上百名學生參加了這個試驗,但褒貶不一,有的學生說不能及時看到成績,令他們更加緊張。校方認識到,沒有一個萬能的方法,緩解壓力。
學校想方設法幫學生減壓
以前,住在Barrington的一名學生每天天沒亮就起床,趕6點的校車去上學,那時她才上高一。家長看不下去,於是建議Barrington高中延遲開課時間。經過兩年的爭取,學校終於同意了。從今年8月,學生們早晨多了一個半小時的睡眠。
從今年起,Arlington Heights, Barrington, Naperville等校區都延後了上課時間。史蒂文森高中把開課時間從8:05am延遲到8:30am。
史蒂文森高中在考試週期間提供各種活動,週一裝飾糖餅、製作熱巧克力奶,週二手工和繪畫,週三看歡快氣氛的電影。學校從7:45am到8:15am提供瑜伽和打坐,並全天候提供下棋、電子遊戲等。全校4千名學生每人可以拿到一個減壓球。
有的學校限制體育訓練和排練時間。有的學校禁止在節假日(感恩節等)布置作業。
Hinsdale South高中每月舉行一個講座,教AP學生如何做筆記,更有效的修讀大學課程,並安排高年級學生交流經驗,到大學參觀,了解申請流程等。
Lyons和Hinsdale高中邀請耶魯大學心理專家給教師舉辦講座,分析和管理情緒,辨別正面和負面壓力,提供技巧幫助學生既有好成績,也能成為一個全面的有同情心的成人。
教青少年學會抗壓
美國自殺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uicidology)前主席Michelle Rusk青少年時在芝加哥西南郊瑞柏市(Naperville)成長。她說,相比1970~80年代,社會和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並沒有變化,不同之處在於,現在社交媒體展示出的虛幻美好生活增加了壓力。
瑞柏市以高質量教育而出名,歷史上產生過不少科學家、企業家、演員、運動員、媒體人等。Rusk在瑞柏市203學區從小學一直到高中。她說,那個年代,教師們就不斷推動她要成功。
可是,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應對壓力。Rusk的妹妹就有抑鬱症和貪食症,一次約會被強姦,導致她在17歲自殺。Rusk當時正在Ball State大學讀新聞系,妹妹的遭遇給她很大衝擊,她決定改變事業方向,幫助家人走出悲傷。
Rusk後來成為美國自殺學協會主席。她認識到,首先應該教育青少年正確應對失敗。
一名New Trier新畢業生說,在高三,他的數學成績從一等降到二等,而他的朋友都在一等。他心裡想:「當然我知道我不應該和別人比,我要和自己比。」他於是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退出校皮划艇隊。這個決定並沒有影響他申請大學,他最終被丹佛大學錄取。◇#
責任編缉:温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