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1月31日訊】這兩天,頗受中國人關注的,當屬美國總統川普的高級顧問班農(Stephen K.Bannon)公開批評主流媒體,並將其稱為川普政府的「反對黨」一事。班農脫口而出的原話是:「民主黨不是反對黨,你才是;媒體是反對黨」。而他之所以有此言論,正是因為幾前天,川普剛剛與那些媒體進行了激烈的「舌戰」。
美國的「反對黨」之說一經流入中國大陸,便立即在民眾中引起了熱議。某知名大學的教授在接受海外媒體採訪時表示,「主流媒體都是反對黨,這說法有趣」;他也認為,其原因是「川普的理念和他們背道而馳,性格和調子和他們根本合不來」。若將這位教授分析的因果關係用來討論美國,或許還有的一說,因為在美國人看來,媒體公然反對政府,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若要讓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媒體人,來看待美國同行反對政府這件事兒,或許就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兒了。
同是做媒體的,大家應該都是明白人。於是,大陸有一位媒體人不無感慨的表示,「美國的主流媒體,有些是反對黨的,有些是中立的,有什麼說什麼」,「他們不會按照執政者川普的意圖來發布信息」。相比美國,他也直言指出,「大陸沒有獨立的媒體,沒有反對黨,也沒有反對黨的媒體,這跟美國是不一樣的」。
然而,「沒有反對黨」,這樣的描述若要相比中國大陸的媒體人所置身的肅殺環境,或許是太過含蓄了。長久以來,不受其它政黨制衡,不受任何民間力量監督的中共執政黨,早已通過開除公職、監禁等各種手段,使大量的媒體從業人員由於心生恐懼而普遍形成了「自律」的本能。
且不說向政府提出反對之聲了,只要是沒有竭盡所能的歌功頌德、粉飾太平,都極有可能被排擠在權力所庇護的範圍之外,受盡冷落、直至最後在整個大陸傳媒界銷聲匿跡。為了謀求生存,中國大陸的各家媒體不僅無法擁有「獨立、自由」的基本屬性,甚至要積極、踴躍的爭當「五毛黨」以及「愛國小粉紅」。
在一個對個人來說,不寫入黨申請書就意味著不求上進的年代,媒體若不時刻為政府站台,就意味著要「站到黨和人民的對立面上去」。這樣的大帽子一旦扣下來,媒體負責人或記者的從業生涯、亦或整個人生都極有可能被葬送。去年年底,由一個名為「保護記者協會」的國際組織發布的《2016年監禁記者情況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共有257名記者被囚禁」;而其中,「中國新聞工作者共有38人在押」,「繼續成為全球監禁記者情況最糟糕的國家之一」。該組織的一位亞洲研究員還透露,「從1990年開始……,中國有18次成為了每年年度名單上的榜首」。
相比自身的悲慘遭遇或有朝一日能被國際組織公開的記者,那些身處在黨媒、官媒中的媒體負責人,儘管頗受「照拂」,然而一旦被視為「體制內的危險份子」,則會更加悽慘的落到連自殺都不能公開的的境地。
2014年,年僅35歲的杭州日報旗下的都市快報副總編輯徐行自殺身亡;在此之前,入行近30年的新華社安徽分社副社長、總編輯宋斌被發現在辦公室「自縊」死亡;此外,若還有媒體人員因病或其它原因離世,「許多都被隱瞞不報」。當我們試圖尋找導致他們死亡的種種原因時,於2012年自殺身亡的人民日報副刊主編徐懷謙留下了這樣一句頗有啟發性的遺言——「我的苦是敢想不敢說,敢說不敢寫,敢寫無處發」。
可見,供職於中國各類媒體的從業者,無論是離職還是被離職,自殺還是被自殺,這背後的緣由似乎都只指向了一處,那便是除了聽命於中宣部,賣力的歌頌「黨」,根本就沒有其它的選擇。對他們來說,自由的發聲不過是永難實現的奢望。一旦決定供職於依附強權而存在的大陸媒體,也就意味著要主動的交出自由。
說到這兒,或許仍有人認為,美國的媒體其實也是被政黨控制的。比如,有媒體會為民主黨站台,而有的媒體則會為共和黨站台。然而,我們且不說這種表象並非是美國社會的常態,尤其只在大選前,支持某政黨的呼聲或許會格外高漲;與此同時,我們更不能忽視的一點是,美國兩黨都有執政可能的這一格局,直接決定了所有媒體不可能只發出一種聲音,任何一個政黨都有支持者和反對者。而這種由權力制衡所引發的媒體制衡、言論制衡,在中國是決對看不到的。
更為重要的是,無論美國的政黨如何左右媒體,其二者最終所要面對的結果都將是被民意所左右。道理很簡單,其政黨若要成為執政黨,黨內的某個成員若要站在總統的席位上,必須滿足的先決條件顯然是,說服人民、取悅人民,讓手持選票的民眾能心甘情願的將珍貴的一票投給自己。
這還不算完,美國民眾被賦予的選舉權與監督權將一直伴隨著他們,以保證隨時都能用各種方式對成功當選的政黨及總統進行考察。即便有執政黨企圖控制媒體為自己搖旗吶喊,也決不能違背總統當初手撫聖經、莊嚴宣誓要為民眾謀福祉的初心。
由此,美國主流媒體被指為「反對黨」一事,應該會讓中國人看到,只有在保障人民能行使讓政府上台、下台這項權利的制度下,媒體才能獨立、自由的發聲。而媒體自由發聲的終極目地,也不過是為了聆聽民心、表達民意,並竭盡所能的為民眾揭露出那些或被隱藏、或被遺忘的真實。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