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1月02日訊】(徐曼沅綜合報導)第 74 屆金球獎即將揭曉,今年創下高收視率的NBC秋季新劇《這就是我們》(This Is Us)入圍了「最佳戲劇類影集」,將與《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等片較勁,劇中女演員Mandy Moore、Chrissy Metz也分別獲得戲劇類女配角提名。該劇網路預告釋出不久即打破新劇點閱紀錄,正式播出後也獲一致好評:「Best show ever」。此劇還同時被提名為這一屆「全美民眾票選獎」( People’s Choice Award )的最受歡迎新劇。 究竟這「我們」的魅力在哪裡?而「我們」又是誰呢?
一對白人夫妻Jack (Milo Ventimiglia 飾)和 Rebecca (Mandy Moore飾 )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黑人白領菁英Randall (Sterling K. Brown飾演)在尋找親生父親; 好萊塢明星Kevin準備辭去荒謬的喜劇角色,他還有一個過胖的女經紀人 Kate。
這三個看似毫無關聯的故事並行敘述,而時間交錯在上世紀八○年代與當下。Jack生日那天, Rebecca正巧分娩,當三胞胎中有一位夭折時,聰明的觀眾可能恍然大悟,原來Jack與 Rebecca是雙胞胎Kevin與 Kate的父母,他們收養了被拋棄的黑人男嬰Randall,這四個同天生日的主角是一家人。
《這就是我們》在預告之初就成功的擄獲了觀眾的心,埋下了讓人想「追劇」的懸念。四個同月同日出生的人有何關係?他們又是如何交錯、如何相遇?編劇聰明的敘事方式,讓原先平凡無奇的生活瑣事,充滿懸疑色彩,《這就是我們》交叉倒敘主角們的成長、衝突與變化,每集都有新的懸念留給觀眾們發掘。
但如果將《這就是我們》視為單純的家庭劇似乎低估了編劇的用心,這部戲探討了生命中各種遭遇的情境,探討的議題非常廣泛,發人深思,猶如貫穿第一集核心的雋語:「生命提供了你檸檬般的酸楚,你將釀成甜美的檸檬水。」(You took the sourest lemon that life has to offer and turned it into something resembling lemonade.)
美劇中有不少多位主演、多線發展、30~40 歲世代成長故事的影集代表作,如1987 年,美國 ABC 聯播網推出影集《三十而立》(Thirtysomething ),還有廣為人知的《慾望城市》 (Sex and the City ) ,這些美劇成功的關鍵都是調動了同代人的集體記憶,讓觀眾參與,成為想像的共同體。
近年美劇中不乏雙時間線進行的敘事模式,然而像《我們的故事》經營的這麼有層次的並不多見。編劇埋下伏筆,讓觀眾集集充滿期待,例如母親 Rebecca即將到功成名就的Randall家作客,陪在她身邊的卻不是Jack,而是另一名陌生男子──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劇情交織下,每一集都有新的探討點。
劇中,演電視劇扮帥哥保母的 Kevin 生活一團糟,大小事情都需要雙胞胎妹妹兼經紀人Kate 打理。 Kevin儘管外型亮眼,但內心空虛,三十六歲仍舊像青少年般幼稚,他光鮮的外表下,始終缺乏自信,他總是在與 Randall較勁,爭取母親關注。但最讓 Kevin難以面對的可能是父親的死亡,儘管劇情還未上演至此,但編劇已安排了伏筆。
隨著Kevin辭演電視劇, 轉赴紐約爭取演出機會。Kate也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她與兄長分道揚鑣,獨自留在洛杉磯發展事業與戀情。儘管Kate 歌聲甜美也很有表演天分,但她始終渴望減肥,在減重互助會上認識了同樣過胖的Toby,但Kate因擔心 Toby無法配合自己一起進行節食計畫,兩人短暫分手,雖在聖誕節復合,但劇情走向仍撲朔迷離。「沉重」的體型是 Kate 最大的負擔,她對纖瘦的母親也產生過怨懟,母女間有難以解開的心結。
另一端,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的Randall其實也碰上很多麻煩。白人家庭中的黑人養子,Randall的人生表面上是個勵志故事,他自小受到歧視、排斥,Kevin時常找他麻煩,兄弟倆始終無法和睦相處。但隨著與生父相認,Randall發現自己有越來越多的問題,摯愛自己的養母一直阻撓他與親生父親相認,生父是個戒除毒癮的癌末患者!種族、性別,跨越生與死的種種議題,編劇並沒有長篇大論,而是點到即止,試圖用包容和理解來消除隔膜。
雖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類題材的劇集其實早有佳作,但《這就是我們》劇情發展更深刻,有許多細膩、可咀嚼的空間,角色塑造也十分立體,無論此劇會否抱走獎項,但其超高收視率已充分獲得觀眾肯定,相信會邁向更多季度。◇
責任編輯: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