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肖婕澳洲悉尼編譯報道)在擺脫了對公寓房過剩、更嚴格的規劃規則及更高的海外買家房地產稅的擔憂後,一些中國開發商已重新返回墨爾本房地產市場。商業房地產與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說,去年8月至12月,中國大陸的開發商買下了墨爾本45個開發點中75%的用地。
相比之下,去年1月至7月,由於受中國資本控制措施以及澳洲聯邦大選不確定性的影響,衹有五分之一的開發用地為中國買家所買。
世邦魏理仕公司的全澳主管威澤爾(Mark Wizel)說:「在去年的最後五個月,我們賣給中國買家的房產,多於2009年以來的任何其它的五個月。」
澳洲金融評論報估算,自從去年8月以來,中國開發商已在墨爾本買下了價值7.3億澳元的開發用地。其中包括大華(Dahua)和保利(Poly)所購得的地塊,還有新加入的中國開發公司Nuway Wy。該公司花費9700萬澳元購得了墨爾本前會展中心的地塊,獲得了在那裡修建1000套公寓房的批文。
威澤爾表示,為什麼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後墨爾本房產市場的購買力出現如此強烈的反彈,比較而言,承受力是其中一個原因。「在悉尼,會展中心的地塊售價達4億澳元,」他說。
他說:「中國開發商在墨爾本看到了很多價值,而且他們願意接受較低的回報,因為他們可以在其它方面節省資金,諸如在中國直接出售墨爾本的開發公寓法,還能避免支付澳洲本地房地產經紀人佣金。」
威澤爾說:「中國開發商對來自中國的住房需求比我們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他們最終沒有買家,那他們是不會購買這些地塊的。」
威澤爾預計,相對不活躍的2016年,今年中國一些大型開發商的活躍度將上升,如綠地集團(Greenland)、復星集團(Fosun)、萬科集團(Vanke)、萬達集團(Wanda)和富力集團(R&F)。
他說中國開發集團對酒店、購物中心、辦公樓和休閑房產的興趣也在增長。
責任編輯:簡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