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小目標先賺1個億」中國首富一語爆紅

人氣 11735

【大紀元2016年09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沈玉清報導)「想做首富這是對的⋯⋯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中國首富、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此話一出刷屏微信朋友圈。據悉,微博話題「一個億的小目標」,一上午就收穫了近50萬閱讀。

「先掙它一個億」王健林刷屏微信朋友圈

王健林的這句話出自新推出的真人秀式訪談節目《魯豫大咖一日行》,首期訪談的對象就是大陸首富王健林。

在8月26日晚播出的這檔節目中,王健林不僅接受魯豫的採訪,還與她在萬達食堂共進午餐,展示自己的神秘收藏,甚至用私人飛機帶魯豫一同出差。

節目裡有很多有意思的細節,比如用餐前,王健林談起自家食堂頗為驕傲,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萬達的食堂是最好的!」因為萬達投巨資辦農場,幾千畝地種植各種有機瓜果蔬菜以及飼養各類家禽,直供北京萬達食堂。

在訪談環節中,他教導年輕人說:「有自己目標,比如想做首富是對的,奮鬥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你看看能用幾年掙到一個億。你是規劃五年還是三年。到了以後,下一個目標,再奔10億,100億。」

這番霸氣說法隨即在網路爆紅,引發網際網路一片熱議,通過微信朋友圈以及微博等社交媒體,「一個億的小目標」衍生出各種版本。

許多網民拿王健林的「先定一個小目標」開始新一輪的造句調侃,例如:

「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說,我先找他一個這樣的公公。」

「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長它個十米八米的。」

「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說,我先考個150分。」

「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說,我先拿一個諾貝爾文學獎。」

…………

2015年8月的《胡潤全球華人富豪榜》顯示,大陸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財富達2,600億元人民幣,20年來首次超越李嘉誠,成為全球華人首富。首富為人關注,王健林的言行也因此經常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一個億」對於王健林來說或許是個數字,但在普通大眾眼裡就變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一輩子乃至幾輩子都掙不來這麼多錢。

「先定一個小目標」,在網絡上被消遣,大多數網民像在談一個笑話。類似的話,2013年王健林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說過:給兒子5億上當20次,幹不好就回萬達上班。

當年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說:「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錢沒錢,反正都沒有我有錢」,父子倆的口氣如出一轍。

與之有異曲同工感覺的話,是馬雲曾經說過的:「我人生中最大的失敗就是建立了阿里巴巴。」

8月30日,《北京青年報》刊登評論文章說,當王健林的實話實說遇上網友的瞠目結舌的時候,觀念和思維上的衝突就產生了,進而呈現出一種非常戲劇性的效果。一邊是王健林的從容而淡定,笑侃人生經歷,充當夢想導師;一邊卻是網友的嘻怒笑罵,「這個目標確實有點小」,「看來我的人生得破罐子破摔了」……言語之中多少帶有點不滿和酸楚。

大陸精英和大眾間話語撕裂

在評論王健林面對電視觀眾為自己設定的「小目標」時,青年作家侯虹斌提供了一個典型的「大眾視角」,她在8月31日發表於冰川思想庫的《請王健林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好好說話》一文中表示,客觀地看,這兩位輪流當中國首富的人物說的這兩句話有沒有問題呢?並沒有。甚至在他們並不想搞笑的地方,因為「小目標」和「賺一億」,「失敗」和「建立阿里巴巴」這種極其強烈的反差,卻營造出了除首富之外、別人無法提供出來的幽默感。

侯虹斌說,王健林和馬雲分別創造了富可敵國的商業帝國,已處在中國精英中的最頂層了,但表達出來的價值觀,卻令人失望。這就是中國的精英們不習慣好好說話;不習慣好好說話的背後,則是他們與正常的價值觀的斷裂。

大陸著名媒體人陳季冰9月1日對此發表看法:「真正的撕裂,是因為達不成任何共識而形成的兩極對立,這便是眼下無可逃遁的生存境遇。」

「當下層(大眾)總是在批判上層『沒人性』,上層(精英)總是在指責下層『不理性』時,許多社會問題的嚴肅討論,經常迷失在艷羨與仇視、輕蔑與怨恨的對立情緒中,如同近年來在幾乎每一個社會熱點事件中聽到的嘈雜爭吵。」陳季冰寫道。

青年學者徐瑾撰文說:「健林的話為甚麼刷屏?除了喜劇效果,其實也在於其隱約戳中大家痛點,那就是階層固化與不平等之痛。正是從一億的數字中,可以看出差距。美國作家費茨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菲茨傑拉德)早就告訴我們,富人與你我不同。」

貧富差距正在成為一個全球化新鏡像,這也導致不平等成為時代新熱點。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王健林否認涉薄案  自辯「哪家企業未行賄?」
陸媒起底令計劃之妻的基金 涉馬雲王健林
王健林:大陸房市現L型拐點10年難出低迷
王健林欲拆西班牙標誌性建築 遭強烈反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