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善終自主」已經成為近年來台灣關注的議題,善終自主應包含「安寧自主」與「殯葬自主」兩大命題。
當二〇一六年一月《病人自主權利法》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善終法案,開啟「善終,我自己來」的新紀元。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國人的壽命不斷延長,只要生病就往醫院送,甚至是無效的治療,都不願意放棄就醫的機會,那怕生命只能多延長一周甚至是一天,也不考慮臨終親人的感受,最後只能在冰冷的病房,可能全身插著管,在毫無尊嚴的情況下離開。某獨家媒體二○一六年進行病人自主選擇「善終」民調得到83.5%民眾的支持。這是否意味著多數人不再對死亡感到禁忌與懼怕?民眾要的是生命的尊嚴與品質關注?不想在醫療院所的現場,因為科技發達產物像葉克膜的使用形同被迫加工短暫延長壽命?無法清楚交代遺願與告別摯愛?到達人生的最後一哩路時可以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內政部曾提出喪禮的三個核心價值「殯葬自主」、「性別平等」、「多元尊重」作為殯葬政策導向。其中提倡「節葬、潔葬」即環保自然葬法的綠葬、樹立殯葬職業倫理應遵守的典範。但是,喪禮是約定成俗的傳統觀念,殯葬業者及一般民眾無法在短時間內扭轉,需要從教育紮根,政府提出配套政策。
島田裕巳的《讓人生的終點歸零》(0葬——あっさり死ぬ)是日本的暢銷書,倡導死後不舉行葬禮(零葬〔ゼロソウ〕),不留骨灰,也不需要墳地或塔位(零墓〔ゼロハカ〕),讓一切都歸於「0」的葬儀方式,也稱為「零死」(ゼロシ)。作者在這本書翻轉我們許多的觀念,尤其是面對於傳統喪葬的處理時,更是主張「葬禮,我自己來」。
以下是本人先睹為快並簡略摘要一些問題,提供教師作為講授時課堂的討論重點,教師可以依照上課時間的多寡自行選擇適合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增強教學效果。
1. 你知道葬禮有哪些內容?為什麼葬禮的費用會越來越貴嗎?
2. 有必要為了舉行葬禮,入塔設墳建造墓地,而讓子孫擔負這麼重的負荷嗎?
3. 面對葬禮的高昂費用,你我是否應當思考哪些葬禮內容是沒有必要花費的?要如何簡化這些葬禮內容?
4. 傳統的喪禮受到約定成俗觀念所限制,要如何才能打破呢?
5. 葬禮要如何簡化才會被接受?
6. 自己的家人可以安排辦理葬禮嗎?一定要透過葬儀公司嗎?
7. 你知道可以透過網路購買葬禮需要的器物嗎,例如骨灰罐和棺材?
8. 你知道自己可以舉辦葬禮嗎?要怎麼做?
9. 哪一種葬禮已經不合時宜?為什麼?
10. 哪一種葬禮是你最喜歡的?
11. 葬禮是做給人看的,當你不在意世人看法時,你會如何安排自己的葬禮?
12. 為何會有人主張不需要告別的葬禮,你同意嗎?
13. 面對台灣土地利用越來越不足,但是對殯葬用地的需求卻又是急速增加,你有何看法?
14. 當墓地買不起,塔位也要花上一筆幾乎是一部汽車的錢時,你會怎麼做?
15. 清明掃墓時,你看過無主墓嗎?當下你有何感觸?
16. 你聽過寺廟可以存放骨灰罐或出售塔位嗎?若是寺廟因經營失敗而破產,會有何後果?
17. 簡化葬法又稱簡葬,是什麼意思?你知道簡葬有哪些?簡葬是時代的趨勢嗎?
18. 遺留骨灰或骨骸是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可以打破嗎?
19. 日本人倡導「零葬」,就是不從火葬場取回骨灰的埋葬方法,你可以接受嗎?
20. 環保自然葬在推廣不入塔、不立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你可以接受嗎?
21. 葬禮要如何自主?
葬禮自主就是自己要先立下遺囑,親人才會依照自己願望完成後事,免得親人在辦理喪事時,受到各種壓力採用傳統喪葬儀式或是其他方式。
(本文作者為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系主任)@
摘自《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商周出版 提供
責任編輯:顏靜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