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許沅綜合報導)電影《攻占羅浮宮》(Francofonia)中,法國演員路易度‧隆科桑飾演二戰中時任羅浮宮(陸譯盧浮宮)館長的賈克‧喬札,為守護文化瑰寶智勇對抗納粹。他在德軍攻陷巴黎前使出「空城計」,德軍攻占巴黎時羅浮宮已空無一物;希特勒的「攻占羅浮宮」計劃,敗在了一位小公務員手上。
包括「鎮館三寶」《蒙娜麗莎》、雙翼勝利女神和女神維納斯在內的1862箱珍貴文物、4000件藝術珍品,被用203輛卡車連夜轉移至各地城堡藏匿。最後一件藏品離開羅浮宮當天,巴黎被納粹攻陷……



轉移羅浮宮46萬件館藏並非易事,過程險象環生,一支車隊撞上電線杆引發大火,數箱文物險遭火海吞噬。而喬札在與納粹交涉時不得不扮演「雙面間諜」,一方面假裝交出猶太籍員工名單取得信任,另方面暗助員工們逃離魔掌。
隆科桑片中表現令人驚歎,身為國家公務人員恪盡職守,面對納粹審查時表現得從容自若。由於當時法國維希政權(Régime de Vichy)與納粹暗通款曲,因此隆科桑進行這場藝術與生命的博弈時,不由感慨「我不知道自己為何要為這個政府工作」。

不同於其他法國官員為躲避戰火難賈克‧喬札選擇留守羅浮宮,捍衛最後一道防線,納粹軍官都對他感到萬分敬佩。片中納粹軍官梅特涅問他能否說德語時,他嘴角上揚、驕傲地回應:「不會,因為我很法國。」
1944年盟軍從納粹手上收復巴黎後,一批批文化瑰寶踏上了回家之路。堪稱奇蹟的是,沒有一件文物遭到毀壞,整個過程如有神助。
賈克‧喬札戰後雖受到表彰,其事跡卻被後人淡忘,成了無名英雄。導演蘇古諾夫藉《攻占羅浮宮》重現這段歷史,該片在去年威尼斯影展獲得很高評價,並榮膺最佳歐陸電影大獎。《攻占羅浮宮》將於8月26日在台上映。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