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說說中國的「防災教育」

人氣 183

【大紀元2016年07月02日訊】儘管6月23日在江蘇鹽城發生的那場龍捲風自然災害已過去數日,但這場災害仍因級別高達EF4(摧毀性)、死亡人數高達99人(自1985年以來最高)而給眾多災民及家屬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傷痛記憶。

雖說在中國,龍捲風相比其它自然災害,發生頻率並不算高,但值得一提的是,對江蘇、尤其是對此次災害發生地——鹽城人民來說,這種一旦來襲就會傷亡慘重的風災,卻並非是第一次遭遇。1966年,鹽城就已發生過一次重大的龍捲風災害,當時造成87人死亡,倒損房屋多達48萬間。就其江蘇而言,自1985年以來,至少有255人因龍捲風災死去。在1991年至2014年間,年均遭遇5.5次龍捲風災害,為全國最多。江蘇在1961年至2010年間,共遭遇EF2級以上的龍捲風36次,遠遠超過湖北的15次。

如此,江蘇可謂是中國飽受龍捲風侵襲的重災區了。對於這樣一個重災區,在長達幾十年的歲月中,非但抗災能力沒有得到提升,以致於死亡人數又再創新高,甚至連官方預報、預警機制都不夠健全和完善。以此次鹽城為例,當地本有一套事前發送簡訊的預警系統,但由於大多數災民住在農村,而其中又有很多是留守在家、並且不怎麼會使用手機的老人和孩子。因此,若僅局限於用手機發簡訊的方式來進行預警,那麼,其結果很可能就是「很多人沒有收到預警信息」。

難道說,當地人口的現實狀況,對官方來說,完全是陌生、且無從獲知的嗎?如果說答案是否定的,又是否該提前做好防患於未然的準備,告知民眾一旦接收不到簡訊,也會有另一些防災、自救的辦法?當地某小學的幾位教師在親歷了此次龍捲風災後,都異口同聲、且一語中地的表示,「平日的安全教育,多集中在火災、地震等相對多發的領域,鮮少涉及龍捲風這類災害」;如今「第一次真切意識到需要防災避災教育,而且是迫切的需要」;「這次相對幸運,但安全不能全靠運氣」。

從這些親歷者的話語中,我們不禁愕然的發現,中國的防災教育與現實似乎是完全脫節的。眾多數據一再顯示,江蘇、尤其鹽城,是龍捲風發生頻率最高、造成傷亡、房屋損失最嚴重的地區。在這些基於現實的數據面前,有關部門又怎能視而不見、不以龍捲風的防災教育為重點呢?或許,在他們看來,龍捲風這種「無法預報,只能預警」,但「準確率有限」的自然災害有太多不可抗因素,對民眾進行防災教育根本就起不到關鍵的作用。

且不說「不起作用」與「不起關鍵作用」是兩回事,事實上也恰恰相反,防災教育,尤其是為了預防龍捲風而掌握一些必要的應急知識,所起到的作用是尤為關鍵的。據加拿大環境部門證實,「直接被龍捲風吹翻致死的機率僅為1200萬分之一,多數傷亡主要是因為人被龍捲風吹倒的建築物壓到或者砸到造成的,而防災知識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減少人員傷亡」。這一常識聽起來並不複雜,似乎不該只是加拿大民眾的「專利」,中國的有關部門完全能通過各種方式對民眾普及這類防災的知識。

然而,某國內機構在2015年對民眾的防災意識進行調查時卻發現,「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關注災害應對的相關知識,這一數據在農村僅為11%」;「只有不到 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基本的防災準備,超過半數的農村居民從未參加過任何災害培訓」。除了不具備相應的防災知識外,甚至有親歷者表示,「當時不知道這是什麼災害,從沒見過龍捲風」。在年均發生龍捲風災次數最多的江蘇,其民眾居然對龍捲風一無所知,聽起來都覺得是笑話。然而,這種笑話不僅讓人笑不起來,甚至只會讓人感到無比悲哀。

縱觀中國自然災害發生的歷史片段,我們不難發現,國民防災教育的缺失不僅只體現在龍捲風災這一處,在水災、旱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的情境中,也同樣表現在民眾倉皇失措、無所適從的反應上。一邊是災難來臨時,民眾並不知如何防範、避險;另一邊,則是在不少地方發生的災害現場,居然能聽到「讓領導先走」的聲音。我們對這類事件記憶最深的,恐怕要數1994年新疆克拉瑪依市教育局在舉辦文藝演出時所發生的火災慘劇了。當時,700多名中小學生在紗幕燃燒的舞台上驚恐不已時,台下卻有人高聲喊出「大家都坐下,不要動,讓領導先走」的話語。最終,火災導致近300名學生死亡。

類似的事件、如出一轍的慘劇對中國人來說,或許並不陌生。因此,當人們在此次龍捲風災發生後再次被提及「防災教育」時,都不願直奔主題,而是詼諧的調侃著,中國的防災教育挺好啊,大家都知道讓領導先走!從這條最多人置頂的評論中,我們顯然能感受到令人無語的悲痛。

相比災難發生前的預警不到位,領導們在災難發生時所表現出的罔顧人命的態度,則顯得更為直接、不加掩飾。如果說,避免災難只是領導們的專屬特權,那麼,中國人不被進行任何防災教育、收不到任何防災預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由此可見,在一黨專制、特權當道的不公社會中,權力的擁有者永遠都能置身在趨利避害的安全地帶,而權力之下的無數P民卻只能一次又一次被推向處在風口浪尖的危險地帶。無論面臨的是天災,還是人禍,同樣是鮮活的生命,卻只能淪為領導得以逃生、幸免於難的盾牌和犧牲品。如此界定之下,民眾的生死則與災害本身並無相關,不過只在於領導的一念之間而已。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龍捲風肆虐湖南縣城 水淹汽車沒頂
龍捲風襲奧克拉荷馬州 至少2死
大雨冰雹龍捲風襲美中 夏日氣溫籠罩美東
美國鐵軌因龍捲風變形 如遭地震侵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