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玉山綜合編譯報導)要找到並列出十個汽車可以自我診斷的問題,實際上要比你想像的難一些。現在,我們已經身處二十一世紀,因此可否從另一個角度問一下這個問題,「甚麼樣的問題汽車無法自我診斷?」或者這樣問:「我的車真的自己知道那麼多?果真如此,那可太酷了。」,還可以這樣問:「如果汽車比我知道的還多,難道汽車是我的主人?」
事實是,現在的汽車幾乎由傳感器所包圍,這些傳感器被安裝在發動機上,輪胎裡面,車窗水儲罐裡,擋風玻璃上,電氣系統裡面,座椅下面。所有這些傳感器和跟蹤傳感器的系統被稱為車載診斷系統,或者縮寫成OBD。
|
關鍵點就是,現在的各種汽車可以跟蹤自己的健康。當汽車試圖和司機溝通交流時,這就是汽車有問題出現了。這就像一個小孩,當他哭鬧的時候,通常都是有問題出現了,要麼生病了,要麼被甚麼東西傷到了。當汽車上的一些問題出現時,從小到油門蓋忘了蓋上,大到汽車引擎將要爆炸等問題,都會導致汽車儀表板上的「檢測引擎」燈亮起。
這個時候,汽車計算機就會接收到一個故障診斷代碼,這個故障診斷代碼只可以通過手持汽車診斷儀讀出,然後再對照機修手冊,才可以找出故障代碼代表的故障。故障代碼可以告訴你,是油門蓋鬆了,廢氣檢測傳感器壞了等等。據此,機械師可以針對問題進行修理。
但是,已有一些故障汽車可以自行診斷,並以簡單平常的英語和司機分享。以下是十個最常見和最有趣的十個問題。
1) 換機油
很早以前的汽車,傳統的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每個人都應該每3,000英里(4,828公里)換一次機油,或者每三個月換一次機油,以先到者為準。然後隨著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和機油配方的改進,這個換機油的間隔變成了每5,000英里(8,047公里),然後又變成了每一萬英里(16,093公里)。
而現在,你不需要再記住這些數字了。幾乎所有時尚的汽車都裝有機油傳感器,它可以告訴你機油髒不髒,該不該換。汽車也監視你的駕駛習慣,並據此作出換油建議。你開車的速度低?那麼你可以多開幾英里,然後再換油。當提示換機油的燈亮起時,不管你是開到修車店,還在自己家的車道上,你最好儘快換。如果這你的車是裝有時髦的遠程服務系統寶馬新款,如果它檢測到該換機油時,它就會直接聯繫給經銷商,並提醒你到哪裡換機油。
2) 輪胎壓力
輪胎氣壓監控系統(TPM)是汽車的自診斷系統之一。即便最簡單的(或者說最便宜的)TPM系統,如果有一個或者幾個輪胎胎壓不足,它都會通過在儀表盤上亮燈而告訴你。當然,這個TPM系統可能無法告訴你究竟胎壓有多低,到底哪個輪胎有問題。這些事情還得由你來弄清楚。幸運的是,你最多只有四個輪胎需要查看。
如果你開的是豪華汽車,那你就幸福多了。TPM系統不僅可以告訴你胎壓到底有多低,它甚至還可以通過中控台上的屏幕,給你顯示出形象的圖像,並通過閃爍並發出蜂鳴聲,告訴你哪個,或者那幾個輪胎胎壓有問題。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它甚至會顯示成憤怒的紅色。〈下週續〉◇
責任編輯:鍾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