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造假 納斯達克聘用私人偵探調查

人氣 630

【大紀元2016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自從中國公司上市熱潮在2011年爆出欺詐醜聞並紛紛被除名之後,納斯達克一直在更密切的審查上市公司:它聘用私人偵探對公司進行調查,並收集公司顧問的信息。

《市場觀察》報導說,在2011和2012年,逾50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由於被控欺詐和違反其他證券法律,要麼被除名,要麼被停牌。還有一些公司則成為空頭的目標。

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董事會成員盧弗格森在2012年說,中概股數十億美元的市值在美國證券市場蒸發,可以說,由於其他公司的問題,所有這些在美上市的中國小公司都在市值和投資者信心方面遭遇了嚴重損失。

當年,股東們向中國反向併購公司提起31樁集體訴訟,其中大多數是指控公司財務文件造假,違反聯邦證券法律和不遵守GAAP(公認會計原則)。

這一切都是為了打擊一種新的欺詐陰謀。

美國交易所學到慘痛教訓

《市場觀察》報導說,中國私營公司通過反向併購手段,以比IPO(首次公開募股)更快更廉價的方式進入美國資本市場。這些公司也躲避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審查。

當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並捲入欺詐醜聞的公司包括艾格菲、中國高速頻道、福麒國際和綠諾。美國交易所從中學到一個慘痛教訓:它在允許一家公司上市之前需要更盡職的調查。

在2010年夏天,美國證交委啟動一項舉措,以鑑定某些外國公司是否準確的報告了它們的財務,並評估審計公司的審計質量。在2011年6月,證交委強烈警告投資者小心反向併購、尤其是中國交易的風險。

納斯達克副主席阿諾德•戈盧布負責納斯達克上市合規部門。該部門的職責包括監督公司遵守交易所的上市規定。

聘用私人偵探

戈盧布告訴《市場觀察》:「在中國反向併購欺詐的衝擊之前,我們有盡職調查。但是鑑於新的威脅,我們不得不做更多。」

戈盧布說:「當我們意識到我們不能總是依靠公司遞交給我們的材料之後,我們大幅加強了我們的努力。」納斯達克是首家聘用私人偵探進行額外調查的交易所。

戈盧布說,納斯達克要求私人偵探比較上市公司提交給證交委的文件和提交給稅務局的文件,對公司的資產和設施進行實地調查,對個人背景做更深入核實。

自從2011年以來,納斯達克增加了幾項政策和程序,對反向併購公司的上市採取更嚴格的規定。

戈盧布說:「我們希望做更多,並向證交委提出建議。」

美國證交委收緊對借殼上市的監管

其結果是,證交委在2011年11月份通過了新的規定,要求美國三大交易所對通過反向併購上市的公司收緊上市標準。

《市場觀察》報導說,納斯達克、紐約證交所和全美證交所現在禁止反向併購公司在完成一年「成熟期」之前申請上市。公司提交給證交委的文件必須是當前的,包括審計財務報表。公司必須在持續的一段時間裡維持最低股價,比如納斯達克要求最低股價為1美元。

納斯達克也做出其他一些重大改變。中國反向併購事件鼓勵美國交易所們彼此增加溝通,同時增加跟美國金融業監管局以及證交委的溝通。他們將互相分享他們看到的異常現象,比如同一個名字不停的冒出來。

向幫助中概股造假的審計公司開刀

此外,納斯達克也開始收集申請上市公司的顧問的更多信息。

戈盧布說:「一旦納斯達克注意到許多這些反向併購公司共用發起人、董事、審計公司和其他專業服務公司,我們就開始分析其中的關係網,以識別高風險公司。」

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調查發現,截至2010年3月,24家公司審計了70%的中國反向併購公司。

在該報告發布之後不久,中國反向併購公司最青睞的審計公司馬龍貝利辭去了納偉仕智能集團、中國智能照明和中國盛世巨龍傳媒公司的審計師職務,並指控這些公司欺詐。

所有這三家公司都在2011年被全美證券交易所除名。

在那之後,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管轄下的四家公司因為違反PCAOB的審計標準,以及未能配合PCAOB的調查被取消註冊資格。

美國證交委今年二月份向美國會計事務所Frazer Frost發布「禁止與終止令」。

證交委指控Frazer Frost為中閥科技做虛假審計。Frazer Frost曾一共為12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做審計。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中概股回歸A股有坑股民之嫌 證監會擬設限
兩大利空出現 A股或將出現新一輪動盪
把A股當提款機 中概股被證監會暫緩大陸上市
陸證監會叫停虛擬產業跨界定增 概念股大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