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6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近日,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 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的科學家對地磁之謎作以研究,嘗試尋找揭開謎底的途徑。
據聯合新聞社(UPI)6月1日報導,地球自身有一個強大磁場,保護人類及其他生命不受太空射線的傷害。但是,科學家一直找不到地球磁場的來源。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為了研究地磁成因之謎,在實驗室用激光、鑽石和鐵設計一種地球核心的高溫高壓狀態,之後測量鐵物質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的傳導熱量運動,來推測地磁的產生和維持原因。
科學家構想,地球的結構從外至內分三層,分別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地球的較輕物質形成地殼和地幔,較重和密度較大物質形成地核。但是地核還可以分內外兩層,地核內層為固體鐵,外層為液體鐵合金。

關於研究地核與地磁關係的試驗,卡內基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員亞歷山大·岡察洛夫(Alexander Goncharov)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我們感覺,非常有必要直接測量在創建條件下的地核物質直接導熱係數。原因當然是我們不可能到任何接近地核的地方去獲得試驗樣本。」
研究人員使用激光加熱金剛石壓砧(Diamond Anvil Cell),得到溫度極高和壓力極大的試驗條件,之後測定金剛石壓砧中的鐵物質熱量傳遞情況。結果發現,鐵可較慢速地傳遞熱量。

因此科學家認為,該實驗說明地球在它的形成初期就開始保持一種地磁發電機(geodynamo)的狀態,即一種形成和維持地磁的狀態。但科學家表示,試驗尚不足以得出結論。
岡察洛夫說:「為了進一步理解地核熱量傳導,接下來我們將觀察非鐵物質的情況,因為非鐵物質會隨著鐵進入地核,也起到影響熱傳導的作用。」
資料記載,人類至少在2000年前的古代中國,就已經知道地球有磁場,而且根據地磁方向的穩定性,製作名叫「司南」的指南針作為方向定位儀器。
而在現代科學中,英國天文學家吉爾伯特(William Gilbert)在1600年最早提出地球存在磁場以及相關理論。但科學家至今一直無法解釋地球磁場產生的原因。
而且地球磁場的方向也不是一成不變,曾多次發生地磁南北極倒轉或偏移,這種現象更是一種科學的難解之謎。
責任編輯:蘇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