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洛杉磯報導)2012年10月的一天,曹先生走進洛杉磯阿罕布拉市(Alhambra)一家富國銀行(Wells Fargo)分行申請貸款。一位年輕的華裔職員接待了他,並拿出一份英文表格讓他簽字。不識英文的曹先生略有遲疑,但是對方說,這是一張預約單子不要緊。曹先生便放心簽了名。
之後雙方談貸款事宜,一切進行正常,貸款最終雖然沒有談成,但是曹先生也無所謂。
未開戶卻意外收到對帳單
再後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曹先生意外。他開始收到富國銀行的對帳單(Statement),上面還有上百美元的小款轉進轉出。「我看名字是我的,但是我沒有在這個銀行開過戶啊?我以為是銀行搞錯。但是接下來幾個月又來了。」曹先生拿著對帳單去問那家分行,被經理告知,曾經幫他辦理貸款的職員已經轉到另一家分行供職。至於在未經曹先生本人同意下開戶的做法是這位職員的個人行為。該分行將這個未經曹先生授權的帳戶關閉,但沒有按照曹先生的要求就這一事件經過出具中文說明,只答應出具英文說明。在曹先生一再要求中文的情況下,銀行最終連英文說明也未出具。
「魔鬼存在於細節中」
曹先生後來在另一家富國銀行分行找到了那位華裔職員,該人臉紅卻咬定字是曹先生簽的。經理也對曹先生相當不客氣。
曹先生說:一開始他也以為是個人行為,富國銀行畢竟是個大銀行(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富國銀行是全美第三大銀行)。但是在交涉的過程中,他感到經理在袒護那位職員,好像不是個人問題,而是銀行為了完成任務鼓勵下屬職員所為。
因缺乏憑證,曹先生試圖到警局報警未果。事實上,近年來已經不斷有客戶試圖通過律師,狀告富國銀行,但是都被法院拒絕受理。原因就藏在細節中。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報導,在富國銀行開戶需要簽署的一長串文件協議中有這麼一條規定:不能起訴該公司。加州和聯邦的法官也據此做出裁決,只要客戶簽署過這樣的協議,就阻止了他們起訴銀行,只能走仲裁程序(Arbitration)。這讓代表客戶的私人律師驚掉了下巴。
洛市提告富國銀行 調查進行中
不過,可以讓曹先生稍感安慰的是,2015年5月,洛杉磯市市府已對富國銀行迫使員工為追求業績,未經客戶授權便盜用資料,甚至偽造簽名及電話號碼來開設新帳戶,危及客戶權益和信用分數的行為提出民事訴訟。
目前洛杉磯市府檢察官富爾(Mike Feuer)正在調查富國銀行不正當使用客戶數據的問題,這已不在「仲裁條款」的約束範圍。本報得到最新消息,檢察官6月9日回應此案時表示,案件還在進行中。同時,聯邦監管機構也在調查富國銀行的這一行為,只是至今尚未傳出結果。
富國銀行早前曾聲明,這是少數不肖員工的行為,而這些人已經接受懲戒或被辭退。對此,大紀元致電曹先生走訪的兩家富國銀行分行,接線員表示曾經接待曹先生的那位職員早已離職到別的銀行供職。任何其它問題則只有富國銀行的Legal department(法律部)才能回答。
至於曹先生,至今令他感到不安的是:如果自己的社安號等信息再被銀行盜用作別的用途怎麼辦?◇
責任編輯: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