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handise Mart轉型 從藝術中心到科技磁鐵

人氣 6

【大紀元2016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明鏡芝加哥編譯報導)對老芝加哥人來說,毗鄰芝加哥河的大樓Merchandise Mart是室內裝潢、藝術展和古董市場的中心;可是對於80後、90後來說,它更像科技發展的聖地,特別是近兩三年,不少科技新創公司都慕名遷往此處。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這個使用面積達到400萬平方英尺的龐然大物1930年建成的時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辦公樓,現在落到第47名。即使這樣,它始終是芝加哥最著名的地標建築之一。

十年前提到Merchandise Mart(下稱Mart),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零售商Marshall Field & Co,就是這家公司建成了這座大樓。可如今,這個公司已不復存在,它於2005年被梅西百貨收購。Mart也隨著傳統產業的衰退而陷入困境,一度很難找到租客填滿它。

2012年5月2日,科技孵化器1871在Mart的12樓開幕,它當時只佔10萬平方英尺,大樓辦公面積的1/40,是Mart內的第一家科技公司。四年過去了,Merchandise Mart超過三分之一的面積被科技產業占據。

2014年,摩托羅拉把郊區Libertyville的兩千多名員工全部遷移到Merchandise Mart,占據了整整三層樓。大裁員之後,它把其中半層轉租給軟件公司VelocityEHS。

也是2014年,移動支付公司Braintree進駐Mart 8樓。Paypal旗下的Braintree為Uber提供電子付帳服務,去年又額外租用了2萬平方英尺的辦公面積。

健保科技公司MATTER、商家點評網站Yelp、伊州健保公司GoHealth等,接踵而至。

今年3月,總部在西北郊Northbrook的保險巨頭Allstate宣布,將把研發中心設到Mart的8樓,計劃進駐400人。

Mart受科技業青睞:天時、地利、人和  

分析說,Mart之所以受如此眾多科技企業青睞,因應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元素。就天時而言,2010年之後,美國出現了企業從郊區向城市轉移的趨勢,因為在城市更能吸引年輕、有創意的科技新人。

就地利而言,Mart位於市中心,內有地鐵中轉站,同時又是一個24/7的大樓,可以在任何時間開放辦活動,適合於形式多樣的新創公司。

科技孵化器1871首任總裁Kevin Miller說,他和幾個創辦人當時參觀了美國各地的科技中心,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對面的劍橋創新中心(Cambridge Innovation Center)等,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科技研發中心最好在一層樓,佔地至少5萬平方英尺。Mart的結構恰好符合這一條件。

自從1871進入Mart後,它如同一個磁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新大腦,也就形成了「人和」。 ◇#

責任編輯:溫文清

相關新聞
芝加哥感恩節大遊行 法輪功隊伍展風采
組圖:大選日投票 馬里蘭州選民絡繹不絕
美國大學橄欖球季後賽 密歇根狼獾隊奪冠
美密歇根州女子贏得300萬美元彩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