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4月25日訊】4月20日,新華社發文斥三大電信商何時取消高昂的國內漫遊費。22日,央視接棒質問為何不取消成本近乎為零的國內漫遊費。23日,工信部官方微博回應稱將加快推動逐步取消區域內手機漫遊費。24日,人民日報評何謂逐步且必須給出時間表。此番輿論場景,識曾相似去年5月李克強國務院會議要求三大電信商降費提速。而這一次,明顯是在4月19日習近平網信工作座談會之後。
4月19日習近平主持的網信工作座談會,又是一次觸及利益集團的座談會。以新華社為首的官方媒體,首先呼籲的就是取消漫遊費。
時間回到去年5月,李克強方面多次督促運營商提速降費時,輿論關於取消「無本生利」的國內漫遊費的聲音也是格外響亮。彼時7月,工信部的回應其實比這次還要坦白,即「最終決定權在運營企業」。目前,全國除了京津冀以外幾乎沒有地區真正取消漫遊費。
為甚麼漫遊費存廢會被運營商牽著鼻子走?新聞資料,手機漫遊費始於1994年原郵電部發布的《關於加強移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移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當初這個通知的相關政策制定,其實也可以說是被運營商牽著鼻子,名義是「平衡移動通信行業東西部地區發展」。
對關注中國電信業發展歷史的人來說,1994年是中國電信市場利益落入江綿恆手中的起始年。三大電信商之一的中聯通在這年成立,由網通與聯通合併而成。網通這家公司,就是江綿恆打造「電信王國」的槓桿公司。
1999年時,當華爾街日報撰文介紹江綿恆時,頭銜已經是「電信大王」,並稱他「在為中國大陸建造一套完整先進的電信系統,讓更多的大陸人撥打更便宜的國際電話和更快速的上網」等。
但是中國電信業在姓「江」之後,三大電信商死抱著漫遊費這棵「搖錢樹」不放手,一收就是20多年。據工信部數據顯示,國內漫遊成本一年不到一分錢,相當於成本趨近於零。僅2012年,漫遊費收入累計718.5億元,占國內移動通信收入的8%-10%。
電信市場果真是「暴利」都不足以形容,而這塊暴利大餅,已經被江綿恆左右了20多年。
在4月19日網信工作座談會之前,18日習近平主持深化改革小組會議,會上強調,將上海試點的「規範官員親屬經商」繼續擴大試點。
熟知上海政經領域的鄭恩寵律師曾經表示,當初此舉針對江澤民貪腐家族。而且他最近受訪時再次肯定,江家已被內控,只是當局沒撕破臉對外宣布。
雖然習近平還不到公開與江澤民翻臉的時候,但卻可以藉著電信市場的改革與洗牌,不斷敲打官商通吃20多年江綿恆。李克強發話是亮黃燈,習近平發話就是亮紅燈了。
責任編輯: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