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煤炭大省高負債 債務多是銀行貸款

人氣 799

【大紀元2016年0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山西省是大陸煤炭業的重要省份,但近日數據顯示,山西省國有煤炭企業負債超過萬億,今年4月份以來連續發生違約事件,而這些負債大多是銀行貸款,從而使銀行的風險加劇。

綜合大陸媒體消息,據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份山西煤炭企業連續發生兩起債務違約和三起債券暫停、取消發行事件。僅截止到2015年第三季度,山西省七大國有煤炭集團負債總額已逾萬億,總體資產負債率達80%。

比如,4月6日,中煤集糰子公司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宣布一筆本息共計6.38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短期融資券違約。中煤集團是中國第二大煤炭生產企業,這也是首家煤炭央企出現債務違約。

山西煤炭業債務多數在銀行

《南方週末》近日引述山西一位國有銀行高管的話說,山西煤炭的債務大部分都是欠銀行的,大約60%的債務在銀行,40%是債券之類的,但從去年開始,銀行也開始轉化煤炭行業的債務,主要是為國有煤炭集團發行債券。

還有幾位山西銀行系統的人士說,銀行除了發行債券,還向煤炭企業實行了較為寬鬆的信貸政策。其中包括,延長還貸期限,以及煤炭企業從銀行借新的貸款來還舊的貸款。

但一位國有銀行信貸部門員工表示,銀行這樣做,企業還是連利息都還不了,銀行如果繼續借錢給這樣的企業的話,就會加劇銀行的風險。

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為881.65億元,比當年年初增加123.62億元,不良貸款率4.75%。

大陸煤炭行業虧損嚴重

截至2015年底,大陸煤炭虧損企業達到95%。大陸煤礦總規模為57億噸,但煤炭消費量約為37億噸,全國存煤連續48個月超過3億噸,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大陸煤炭行業的虧損要追溯到近20年前,從1998年到2005年大陸煤炭行業陷入嚴重虧損,但之後中共從2006年開始大量投資,進行大規模開採,直接導致供求不平衡、產能過剩。

《紐約時報》曾報導,多年前大陸多行業的國有企業大量向銀行借貸,即使出現虧損,中共官方仍然鼓勵銀行提供貸款,導致債務越來越多,並出現更多違約,導致銀行壞賬增多。

另據美國CNBC網站今年3月13日報導,1990年代的時候,對於虧損的國有企業,中共因擔心社會不穩定,以合併重組的方式不讓其破產。英國《金融時報》曾在報導中表示,「上一輪重組留下的賬單,如今到了該償還的時候。」

以國有煤礦企業為例,有很多都處於虧損狀態,實際上這些國有煤企被迫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國有電力企業和鋼鐵企業提供煤炭。而這些在計劃經濟體制中被遺留下來的虧損企業卻擁有龐大的勞動力和服務資源。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債轉股」將啟動 大陸銀行營運模式改變
中共中央與地方博弈 增值稅或調整為五五分賬
大陸兩百多家「殭屍企業」仍在A股融資
擔憂動盪 中共錯失清除「殭屍企業」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