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4月22日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是亞洲多條主要河流的源頭,為亞洲約20億人口供應淡水。過去約30年間,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積由5.3萬平方公裡縮減至4.5萬平方公裡,退縮了15%。中國科學家說,青藏高原上絕大部分的冰川和永凍層或許不久將消失殆盡,這將影響亞洲各地的淡水供應。
據悉,青藏高原是亞洲多條大河,包括長江、湄公河、薩爾溫江、印度河、雅魯藏布江和黃河在內的源頭,向亞洲近20億人供應著淡水。
去年11月份發布的《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顯示:青藏高原環境變暖、變濕。過去50年,青藏高原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32攝氏度,增幅約為全球同期平均升溫幅度的兩倍。
氣候變暖最直接的影響是凍土及冰川消融。這裡的冰川迅速消退,草原面積不斷減小,荒漠化面積不斷增加,區域降水反常,幾條大河的水位不斷下降,永凍層也在持續融化。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發現,過去30年間,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縮減了24萬平方公里,冰川面積已退縮了15%,退縮幅度相當於此前200年之和。
中共官方估計西藏地區擁有占全世界14.5%的冰川儲量。盡管對冰川融化的原因有不同的說法,但研究人員都認為青藏高原冰川消融的速度是驚人的。
去年4月,中共官媒稱,青藏高原平均每年有247平方公里的冰川消融。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已經有大約7600平方公里的冰川消失,這占到青藏高原冰川總量的大約18%。
研究人員表示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青藏高原的冰川到2050年,總面積會減少40%,部分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將面臨枯竭的威脅。
責任編輯:尤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