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4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研究人員推測,澳洲維省西北部農村地區帕金森病症發病率增加,或許與該地區種植豆子所使用的農藥有關。
據澳新社消息,莫納甚大學(Monash University)和弗洛裡神經科學與精神健康研究所(Florey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的一項研究發現,種植鷹嘴豆、蠶豆、扁豆、豌豆和大麥的農村地區,帕金森病症的發病率較高。
維省帕金森病協會(Parkinson’s Victoria )會長科林(Emma Collin )在世界帕金森日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這份新報告說明有必要對種植豆類所使用的殺蟲劑與帕金森病症風險增加之間的潛在聯繫做進一步的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維省西北部四個相鄰地方行政區Buloke 、Horsham、Northern Grampians和 Yarriambiack的帕金森的發病率高於一般的城鄉地區。從帕金森症的用藥記錄來看,Buloke的患者用藥量高於平均水平78%,Horsham高76%,Northern Grampians高57%,Yarriambiack高34%。而這四個地區的豆類種植都在增加。
雖然維省西北部帕金森症的發病率較高,但患者人數仍少於總人口的百分之一。
由於這項研究並沒有直接調查農藥的使用情況,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不過,幾十年來的實驗室研究已發現,一些農藥的高劑量使用會導致帕金森症。
莫納甚大學和弗洛裡神經科學與精神健康研究所的研究結果全文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表。
責任編輯:瑞木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