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者對中國經濟十一條建議 結論尖銳

人氣 10830

【大紀元2016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香港經濟學家張五常3月19日在廣州舉行講座,張五常表示「我還沒有看到(中國經濟的)陸地」,並對中國經濟提出了十一條建議,他說,如果當局能夠採納他的十一條建議,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據香港《明報》3月21日報導,張五常19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對話張五常—關於中國經濟的十一項建議」講座。講座座無虛席,在講座中,張五常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遠沒1993至2003年那10年嚴峻,但是「我還沒有看到(中國經濟的)陸地」,現在高層需要一些彈性。

在講座中,張五常對中國目前的經濟提出了十一條建議,其中包括:取締或替代新勞動合同法,新勞動合同法是中國經濟發展從極盛轉向疲弱的導火線。他說,勞動合同法是從西方抄襲過來的。如果看過新勞動合同法,就不會創業了;不要讓社保毀滅中國文化。社保也是從西方抄過來的,中國的孝道可以減低社會的交易費用,擔心中國孝道文化有朝一日會被從西方引進的社保滅掉;要讓內地市場保護文物;讓醫生掛牌,容許私營(民營)的化驗或檢查室商業化;讓人民幣貶值、撤銷所有關稅、撤銷反壟斷法,他說:「把微軟趕到越南去沒有甚麼意思吧?北京不撤銷反壟斷法,帶來的間接損失會是龐大的」。他還建議鼓勵捐錢扶貧,改革大學制度等。

張五常談到自己的十一條建議表示:「如果照我講的做,可以過關,但我沒有幻想。」他舉著講稿說:「將來這份東西還在,歷史會證明我對,北京錯。」

張五常是香港經濟學家,產權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系。自1980年代起在香港報界以產權理論分析時局,在中港兩地引發迴響。張五常對英治香港時期的自由開放極力推崇。現居於大陸。

中共經濟陷入困境

在剛剛結束的今年中共兩會以及兩會結束以後舉行的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在持續加大,中國經濟本身也在轉型,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在凸顯。

大陸經濟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陷入經濟增長下滑的泥潭。中共多次降息、降準刺激經濟也不見起色,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下半年,中共陸續推出5萬億人民幣的基建投資,希望可以帶動經濟增長,但是數據顯示中國各項投資不升反降。

出口也大幅降低,大陸今年1月份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1.2%,經濟學家之前預測中國出口會小幅下降2%;2月份,出口同比下降20.6%;2016年前2個月,出口1.96萬億元,同比下降13.1%。

消費近來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2016年1至2月大陸網上零售額6,36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大陸網上零售額增長33.3%,下降6.1個百分點,與2015年同期的增速44.6%比較,更是大幅下降了17.4個百分點。路透社引述凱度(Kantar)消費指數,中國50大零售商今年初銷售下滑6%。

中共賴以提高經濟的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均顯乏力。

此外中國還面臨鋼鐵、煤炭、鋁製品、水泥等產能嚴重過剩。工廠倒閉,數百萬工人面臨下崗;人民幣貶值預期、外資流失、國內資產外逃等問題嚴重。

《紐約時報》中文網認為,今年中共GDP新的目標定在6.5%─7%之間,顯示出了政策制定者對中國經濟實力的不確定性。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至6.9%,為25年來最低。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兩高報告提兩大金融案 分析:金融反腐或升級
經濟下行壓力大 李克強記者會公開放重話
大陸罷工潮湧現 外媒聚焦中國經濟難題
美聯儲不加息 耶倫談了九大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