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兒童專用藥嚴重短缺,基本上都是用成人藥,「吃靠掰,量靠猜。」 不規範用藥導致兒童用藥不良反應高發,中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為12.9%,為成人的2倍,新生兒用藥不良反應率高達24.4%,為成人的4倍。兒童誤服藥物、服藥超量、藥物短缺等問題屢被兩會提及,但改變甚微。
大陸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高
據陸媒報導,與往年一樣,兒童用藥難題再次成為今年兩會的焦點。
中國共有2.2億兒童,而專門為兒童生產的藥品不足5%,90%的藥品沒有「兒童版」,現有的3500多種藥品中,專供兒童使用的僅有60多種,占1.7%,而中國患病兒童人數占總患病人數的19.3%。
兒童常用處方藥中,劑型居多的是注射劑和片劑,而粉末吸入劑、栓劑和糖漿等適合兒童的劑型很有限。其結果是,很多兒童不得不被視為「小大人」,根據孩子的身高、體重,再對比成人用量「酌情減少」,形成中國特色的兒童藥「用藥靠掰,劑量靠猜」。
專家表示,兒童不是單純縮小的成人,在生長發育期,許多器官系統沒有發育完善,肝、腎的代謝和排毒能力也不如成人,對許多藥物的敏感性、藥理作用和毒副作用都會明顯不同於成人。因此,兒童藥需要「量身定制」,可現實卻並非如此。
四川雅安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德明表示,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神經系統、腸胃功能還不健全,對藥品很敏感,服藥使用不當很可能會造成傷害。
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中心主任劉迎龍表示,多數兒童用藥缺乏兒科臨床研究資料,也沒有藥物試驗的法規和倫理規範的保障,導致大部分藥物實際是在廣大兒童中「試用」,兒童用藥不良反應高發。
數據顯示,中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為12.9%,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用藥不良反應率高達24.4%,是成人的4倍。7歲以下兒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占聾啞兒童總數的30%~40%。相比之下,發達國家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比例不到1%。
大陸兒童藥廠只有10餘家
絕大部分中國藥企卻對兒童藥提不起興趣,根據中國工商聯藥業商會的調查顯示,中國6000多家藥廠中,專業生產兒童藥的企業只有10餘家,占比僅有0.2%。而產品中涵蓋兒童藥品的製藥企業也只有30多家,占比為0.5%。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藥械註冊與臨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紅彥說,兒科專業人才太少,專業研發兒童藥的就更少。加之藥品研發出來後,漫長的審批流程也讓許多企業望而生畏。正常情況下,一種藥品要排隊3~5年等待上市,加上研發和試驗時間,整個週期可達10年以上,許多企業等不起。即使成功獲批上市,沒有完善的政策保障,兒童藥依然舉步維艱。
一位從事兒童藥銷售的人士認為,優先審批通道是很多國家通行的方式,其目的就是鼓勵更多企業去研發兒童藥。而以前差比價、統一招標、一品雙規這些行業規則,對於兒童藥來說一直很不公平。比如差比價,是指藥品因劑型、規格或包裝等不同而形成的價格之間的差額或比值,兒童藥劑量是成人的一半時,價格也會降一半,但其實工藝和耗時上是差不多的,這樣一來誰還會生產兒童藥呢?
雖然近幾年的兩會都在提兒童藥用藥難的問題,也出台了一些相應政策,但業內人士表示,其政策推行緩慢,無法真正落實,造成問題每年都提,問題每年都在的結果。
海外代購藥物火熱
前段時間,媒體曾報導中國遊客又掀起一股新的日本購物狂潮,搶購各種藥品,其中又以兒童藥品最受中國人追捧。在淘寶網中搜索「日本兒童藥」,一共找到1783件商品,退熱貼、止咳糖漿、感冒沖劑是最暢銷的。可愛的卡通包裝,蜜桃、草莓等多種水果口味,糖漿、糖丸等兒童易於接受的劑型,都備受中國家長的喜愛,有的藥甚至能在治便秘的同時補充營養。
對此有網民感歎,日本的小孩生了病吃日本藥,中國的小孩生了病居然還是千里迢迢地去買日本藥,中國的兒童藥品就這麼不堪一用?
該網民在其博文中從4個方面分析日本兒童藥品受大陸人追捧的原因:
1. 色:
日本兒童藥的包裝上印滿了各式可愛的卡通形象,就連服藥說明也用簡單易懂的圖畫表達。
2. 味:
日本的兒童藥品常會調整成更適合孩子們的口味,著名的池田模範堂出品的小兒系列糖漿則採取了各式的水果口味。不用擔心小孩吵著不肯吃藥,反而要擔心他們要喝到愛不釋口。
3. 專:
在日本,兒童藥品擁有十分成熟的市場,可以說是獨立於成人藥品市場的產品。許多製藥廠家都會特地研發、生產專門的兒童藥品。針對性強帶來的直接作用就是兒童藥品的生產標準高,副作用小,家長們也能準確把握孩子們用藥的劑量。
4. 利:
日本的兒童藥品購買十分便利,大街小巷的藥妝店均有售賣。這並不意味著日本的兒童藥品市場監管不嚴格、准入規則低,相反地,由於日本實行十分嚴格的醫藥法規,因而在普通藥妝店就能夠售賣的兒童藥品才顯得更為安全。
該網民最後寫道:「孩子們美麗但也嬌弱,還無法經受這片土地的粗糙。昨天我們在擔心食品安全,今天我們該擔心藥品安全。中國的孩子,今天你吃甚麼藥?而明天,我們又要身心疲憊地追逐甚麼西洋玩意兒?」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