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遊沛然日本東京報導)2月4日下午,日本的夏普舉行記者會,發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決算報告,發布會上關於夏普與鴻海、日本產業更新機構之間正在進行中的收購案受到高度關注。夏普方面表示說:「1月之後給出最終決斷。」
夏普近年由於其主打的液晶產品業績不振使集團整體的經營陷入困境,從去年開始,夏普與多家公司摸索合作性的重建,最終可能性的合作對象被確定在台灣鴻海和日本官民基金的產業革新機構之間選擇其一。由於兩者提出的重建方案差異很大,但是鴻海方案在資金方面被認為具有很大優勢。
在記者會上,夏普的高橋興三社長表示說,與被納入鴻海旗下後最大利點是「不僅是液晶事業部,在委託加工、電子產品的調達等方面相互有很大的相乘效果」。
高橋同時也表示,如果納入產業革新機構旗下,「在技術和生產方面具有很好的相乘效果。」
高橋社長強調,談判的焦點在於夏普將來的成長性,盡量避免事業部的剝離。同時也透露出,鴻海的提案中,值得進一步商談的內容很多,1個月左右給出最終結論。
夏普尖端的液晶技術讓鴻海相思相戀
圍繞夏普的重建,其主力銀行的瑞穗銀行和三菱東京UFJ銀行通過產業革新機構與夏普方面進行重建交涉。同時,日本經濟產業省擔憂夏普的尖端液晶技術流到海外,對產業革新機構的重建方案表示出給予範圍內力所能及的支援。
產業革新機構的大致方案是3,000億日元的資金援助,把液晶事業部剝離出來,與「日本顯示」合併,重新打造「日本液晶」的品牌。
在交涉的關鍵時刻,鴻海的總裁郭台銘於1月30日趕到夏普的大阪大本營,與夏普的經營層進行談判。鴻海提出的方案主要內容是出資6,000億日元以上的資金支援,並且維持夏普現有的經營體制和事業部體制,保持現有的僱用和夏普的名號。這一少有的優惠方案使夏普經營層開始「動心」。
在2月4日的日本NHK的報導中,鴻海方再次加碼,提出7,000億日元的收購金額,表示出強烈的收購意願。
對於鴻海來說,夏普收購案無疑是件昂貴的「購物」,目前夏普的總股價已跌破2,000億日元,鴻海不惜砸下巨資也有理由。業界認為,鴻海目前是蘋果、索尼等世界知名的電子家電企業的主要代工商。鴻海自身雖然具有液晶生產能力,但是在技術方面比主要的競爭對手日本和韓國差距較大,能把擁有世界尖端技術的夏普收入旗下,在國際化的激烈競爭中,無疑是如虎添翼。
責任編輯: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