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訂戶數量為業中翹楚的美國投資通訊《高科技策略師》編輯希基(Fred Hickey)曾於2014年底提前預測美股牛市將因美聯儲退出第三輪量化寬鬆(QE3)而告終,這位反向思考專家多年浸淫於科技產業,近年更擴大研究視野至全球貨幣的超發現象,他最新預測美股恐怕會跌到美聯儲推出第四輪量化寬鬆(QE4),同時推薦投資人買進黃金和金礦股。
希基毫無諱言地表示美股正處於熊市的發展過程之中,雖然技術面還未淪入下跌超過20%的熊市,但其見解是熊市意指投資人的信心不斷被打擊,從而導致市場崩潰的冗長過程。在熊市發展之初,投資人無法判斷是否為「健康回檔」還是「大幅修正」,只能事後證明。不過,從歷次美股熊市的發展過程研判,這次確為熊市無疑。
他妙喻此一熊市發展的過程如同一場拳擊賽。在第一回合中,美股活蹦亂跳且多次得分。但在缺乏QE的助威和共同基金撤資的雙重失血下,美國經濟和美股逐漸失去動能,後來遭遇空方幾記重擊開始疲憊,這就是去年美股的最佳寫照。美股牛市歷時6年後,能源股、資源股和運輸股在去年相繼倒下,2016年初情況加速惡化。
他闡釋,在熊市發展初期,能續漲且看似天下無敵的股票越來越少,如同1973年的寶麗來(Polaroid)、柯達和IBM公司,1990年的英特爾和康柏電腦,2000年的思科、昇陽和EMC公司,以及2007年10月的蘋果、黑莓公司、亞馬遜和谷歌,這些個股都是熊市初期強勢撐盤的要角,但最後當熊市致命一擊後,這些股票都無法倖免而紛紛倒地,而且其後的補跌又深又快。
去年,這個現象也出現在臉書、亞馬遜、奈飛和谷歌等個股上,但今年部分這些強勢股票賣壓沉重而且領跌指數,加上生技股崩跌的共伴效應,再次顯示投資人信心潰散,熊市的致命一擊或將出拳。
他認為,華爾街當前將股市的下跌與油價崩潰聯繫起來並不正確,根本的問題是包含美聯儲在內的各國央行零利率政策,導致了能源和商品業者大幅舉債擴產所致。至於科技產業,由於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市場皆已飽和,約有18家大型科技公司正同時建構雲端產能,遠超過市場需求增速,這個現象恐導致2000年網絡泡沫重演,或出現商品行情因過度擴產的業者一廂情願寄望中國需求增長而導致崩盤的類似慘狀。
就科技股而言,蘋果公司或可一葉知秋。該公司去年營收2,350億美元,其規模已為全球最大PC品牌惠普的2倍大,但現在卻因今年首季iPhone手機需求遇冷而拖累供應商,加上新產品青黃不接,股價12個月來已下跌超過20%落入熊市,現在股價的支撐因素僅剩分紅配股等少數利多。
至於黃金,他認為由於各國央行政策仍將持續印鈔,進而導致貨幣貶值和負利率深化,這對金價將營造一個最有利的多頭環境。有鑑於金價過去幾年回檔已深,加上金礦商近年沒出現能源業和雲端行業般的惡性擴產,使得金礦產出今年同比下滑,但來自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家的需求強度卻依舊不減,他預測今年金價將會上漲,同時啟動牛市。
責任編輯: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