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斯德哥爾摩》之發報紙時遇到醉漢

作者:一梵

人氣 97

【大紀元2016年12月13日訊】 我最近找了一份發報紙的兼職工作,剛剛入職兩週。這是我第一次在瑞典人管理的企業裡工作,每天都有新的挑戰和成長。前兩天經歷的一幕,讓我對這份看似簡單的工作有了與以前不同的認識。

那天凌晨5點,我發完一棟樓的全部報紙後,拿著最後一封信,找到收信人所在樓層。我看到走廊盡頭有一個高大的瑞典青年很疲憊地靠在房門上。
如果是早鍛煉的人,應該很精神才對呀!——難道說我遇到了同事們提醒過我的醉漢?他動作遲緩、反應遲鈍、眼神散亂……,我更加確定了我的判斷。與此同時,他也注意到我了。
我掃了一眼信封上寫的門牌號,真不湊巧,那封信就是要送到他靠著的門裡邊,我不得不壯著膽子向他走過去。
令我意外的是,他卻也露出害怕的表情,對我搖擺雙手,拒絕我靠近。
我愣了一下,然後突然明白了,他是看到我穿的帶熒光條的黃色警示背心才害怕的,他一定是把我當成救助酒醉者的工作人員了,他怕我把他帶走。
於是我把手裡的信舉起來,向他示意,希望他不要緊張,解除戒備。他明白了,果然不再拒絕我靠近,——但是,出乎我的意料——他反而搖搖晃晃地向我走過來,一邊不停地念叨著:「我的信、我的信!」我說:「不行,我不能給你。」因為我不知道他是否住這裡,我的任務是把信投進住戶的信箱口。但他完全不聽,步履蹣跚地繼續走過來。我向後退,他向我撲來,但腳步沒跟上,失去重心,身體向前撲倒。我猶豫著要不要扶住他,但以他那高大的身材,我是不可能接住他的,只好向後再撤一步,他重重地摔倒在我的面前。我不禁有些內疚,擔心他受傷。他一邊痛苦地叫著,一邊翻過身來。還好,沒有流血,他是膝蓋和手臂先著地,所以頭和胸都沒有受傷。我見他沒有大礙,就繞過他,來到那個門前,確認了姓名無誤後,把信投了進去。
當我轉身準備離開時,我發現我犯了一個大錯——那個醉漢站起來了——他站在我和出口之間,我背後是牆,沒有退路了。如果他要攻擊我,我如何抵擋?
他搖搖晃晃地向我靠近,嘴裡還在念叨:「我的信、我的信。」我指了指門上的信箱口,說:「你的信在那裡,我放進去了。」他看了看門,又回頭看了看我,向我伸出右手,說:「謝謝!」顯然他想與我握手道別。
入職時的安全教育中提到,不要與這樣的危險人物有肢體接觸,但是直覺告訴我他目前沒有惡意,而且如果他不讓開,我也沒法出去。我只好與他握手,並儘量用自然的語氣說:「不客氣!」這恐怕是我一生中心情最緊張的一次握手了,並且隨時準備防禦他的突然襲擊。
好在一切順利,握手之後,他心滿意足地轉身去「研究」那扇門了。等他一讓開過道,我立即閃過他的身旁,頭也不回地衝下樓去。
工作結束後我回到公司,向經理報告此事。本以為他會像中國國內的領導一樣,對我不顧危險「勇敢」、「機智」地完成任務而大加讚賞。但是不料他卻語重心長地告誡我說:「你在那種情況下,就應立即離開,信可以拿回來明天再送。你冒那麼大的風險繞過他送信是非常不值得的。你要記住,一定要讓逃生通道在你的身後,自己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看著經理那關切的神情,我體會到瑞典人的管理理念與我在國內經歷的是如此不同,這裡把員工的安全和福祉看得比完成任務更加重要。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對這份工作,對這個團隊。我會盡力做到最好,徹底改掉國內的那套占便宜鑽空子的陋習。
——因為在這裡,我被真正當成一個受尊重的人!
責任編輯: 童景
相關新聞
酒精成為歐洲年輕男子頭號殺手
教父的畫册
教父的畫册 人氣 7
親歷:在俄國的十天 (上)
瑞典現行外籍勞工管理體系受肯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