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10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0月7日早上7點左右,英鎊兌美元突然下跌,4分鐘內下跌逾6.1%,令交易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英鎊在7日亞洲交易時初段出現閃跌,4分鐘內下跌逾6%,兌美元曾跌穿1.2歷史關口。盤中跌至1985年3月末以來最低的1.1841。而路透稱當日最低觸及1.1378,以此計算跌超1200點,跌幅達10%。直到倫敦時間開盤英鎊也未收復全部跌幅,只是站上1.23。
英鎊瞬間驚人劇跌連業內分析師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日本瑞穗證券外匯策略師Kenji Yoshii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一開始他懷疑在自己螢幕上看到的不是真的。
對於此次大跌,有業內人士認為,可能是期權到價觸發斬倉盤。
據香港《明報》10月8日報導,恆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昨早閃跌有可能是期權到價所致,因為大多數的觸發點在1.25或1.22,一旦到價將觸發大量斬倉盤。英鎊閃跌有可能是演算交易所致,因為許多投資者都把止蝕位定在1.25左右,然後利用電腦程式演算,定下實際交易價格及數量。他表示,也不排除是法國總統奧朗德為維護歐盟利益,必須令英國面對脫歐代價的言論導致英鎊跌至1.26或1.25時,觸動這些自動程式,引發大量賣盤。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的外匯、固定收益與大宗商品交易主管Hugh Kilen也認為,市場被失誤帶動,大量程序化交易的拋售被觸發,「我們沒有發現大量英鎊走低的需求。」
墨爾本對沖基金AE Capital的首席投資官Lyle Pakula認為,在非常平靜的市場突然有這樣的異動,而且和甚麼消息都沒有直接關係,這很可能不是程序化交易所致,「可能源於某個自由裁量、隨意的交易者試圖推動市場。」
不過,電子交易服務供應商Colt稱,英鎊閃跌是否與程式交易有關尚待印證。Colt資本市場董事Raph Achkar表示,若最終證實是程式交易所致,參與者可以透過正確測試其程式,以避免出錯。但他強調,過去金融市場多次閃跌,首先都被視為是程式交易出錯,但最後往往證實是人為錯誤或其它問題。
英鎊急跌引發市場猜疑,英倫銀行更表示將調查此次事件的原因。
英鎊後市市場存分歧
從目前來看賣方對英鎊後市的預測都已經出現分歧。有分析認為市場確實憂慮英國「硬脫歐」,長遠看跌英鎊仍是大趨勢。
據華爾街見聞消息,法國農業信貸銀行認為,這次閃崩給英鎊長期匯價造成一些下行風險,即使近期拋壓減退,「硬退歐」和英國經紀可能低增長的前景或許也意味著,英鎊滯留低位的時間會比此前預期的久。
美銀美林預計,明年年初英鎊兌美元低見1.26,有下行風險。
匯豐維持對英鎊的預測不變,仍預計英鎊兌美元到今年年末會跌至1.20,到明年年末跌至1.10,還預計到明年年末歐元對英鎊將達到平價。
瑞士財富管理銀行UBP認為,長遠來看英鎊仍將穩定。UBP資產管理部新興市場宏觀及外匯策略師鄒冠民表示,英國真正脫歐風險或比市場預期為低,未來若經濟情況惡化導致政府與保守黨若無法統一意見,會令脫歐在法律執行層面遇到挑戰。
英鎊貶值是一把雙刃劍
英鎊兌美元的匯率本週下跌至31年來最低點,徘徊在一英鎊兌換1.27美元以下。英鎊對歐元的匯率也降低至4年以來的最低點,目前一英鎊兌換大約1.134歐元。
日前,英國央行副行長布羅德本特(Ben Broadbent)在《華爾街日報》主辦的一次活動中表示,脫歐公投之後英國經濟的表現比許多分析人士預計的要好,英鎊貶值有助經濟增長。他說:「央行在8月份通貨膨脹報告中預計不會發生經濟衰退,只是經濟增長的速度會放緩。但是到目前為止,放緩的情況比我們擔心的要溫和。」
但路透社的報導分析認為,英鎊貶值對經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它有利於英國商品出口,增加了英國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但是,如果英鎊長期貶值的話,將加劇國內的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引發英國央行的擔憂。#
責任編輯:許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