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平台大全官网-彩票平台大全开户-彩票平台大全注册

青松絮語:「1+1」的邏輯

作者:青松

,「1+1」的邏輯並沒那麼唯一,將思維解放出來,還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1+1」。(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25
【字號】    
   標籤: tags: , ,

女兒對數字掌握很快,早就熟記於心,不過我們從來沒教過她加減法。昨天,碰到一朋友,說起教孩子加減法的重要。晚上,我和老公說起來,他便試著教教女兒。

女兒正在專心玩橡皮泥,老公問她:知道「1+1等於幾嗎?女兒頭也沒抬,回答說:11啊。看她的表情,好像這是多麼自然的事情,人人都應當知道,爸爸居然去問她。

聽到女兒的答案,我沒忍住笑出聲。她這演算法倒簡單,根本不需要加減,只是視覺上的羅列。數字放到一起,不用算,只要從左到右念出來即可。為了驗證我對女兒邏輯的認識,我問她:那「1+2等於幾?果然,女兒的答案是:12啊。

老公在旁邊,強忍著笑,試圖給孩子解釋應當怎麼算。不過,我們的邏輯和女兒的邏輯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看她的神情,好像覺得我們這樣折騰很奇怪,大概還是認為她的路數比較合理。

聽著老公和女兒的無效交流,我轉念去從孩子的角度想。其實,她的邏輯並沒有錯,而是我們因為從小接受的教育而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

加減法的規則在我們頭腦中根深蒂固,我們看到「1+1就想當然地給出答案「2」。我們把這當作是唯一的標準答案,把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結論都當作笑談,甚至貶為愚蠢。但是,若不是想著做加法,數字「1」再加一個數字「1」,放到一起,可不就是「11」嗎?

所以,「1+1的邏輯並沒那麼唯一,將思維解放出來,還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1+1。想來,女兒那「1+1的邏輯雖不入流,卻十分可愛,因為她沒有任何觀念,完全是本性的認知。

「1+1 的問題如此簡單,裏面尚且包含那麼多我們忽略的道理。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還有多少是我們視而不見的呢?@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歷史一再告誡我們,如果(對惡行)故意視而不見,人們將會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 家,是一個讓人休養生息,補充能量和元氣的地方。那麼,要滿足自己或家人所需,最少需要多少東西呢?日本人因為地震海嘯天災頻仍,開始掀起極簡生活風潮,發現用減法過日子,原來可以讓自己活得更自由更開心。
  •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焦慮的體驗——那些時候,我們會感覺力不從心、難以應對挑戰。然而,即使我們從理性上意識到這一點,要在緊張的局面中讓自己平靜還是相當難。心理治療師朱莉‧拉爾森(Julie Larson)發現,通過在生活的多個層面上做減法,我們可以訓練自己遠離焦慮。
  • 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一項研究發現,看樹可以降低心理壓力,而且樹木的數量越多,降壓的效果越好。該研究證實了人們長久以來認為自然景觀可協助紓解壓力的看法。
  • 高智晟在書中說,在中共倒台之前,每個人甚至中共的官員都有機會選擇脫離中共,等到中共垮台還與中共為伍的人,就會被歷史清算。書中並沒有任何因為中共倒台而幸災樂禍的心態,反而是高智晟擔心更多無關的人會成為中共倒台時的殉葬品,因此他再次冒著生命危險,用他的親身經歷,揭露中共的虛偽,恐怖和邪惡。
  • 西施
    西施是春秋時代的越國人,家住浙江諸暨縣南的苧羅山。苧羅山下臨浣江,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後來,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戰敗後,困於會稽,派大夫文種將寶器、美女(西施便是這批美女中的一位)賄通吳太宰伯嚭,准許越國求和。
  • 人認為「不公」是因為人看不到人的苦難和幸福都是人自己以前做的壞事和好事造成的,都是善惡報應在這一世的表現,佛教中講三世因果報應:「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種瓜必得瓜,種豆必得豆,禍福如同燭影隨,善惡到頭終有報。
  • 眼見的只是現象,概念的才接近本件(真實)。「本件」是指「物件或事件」的本來面目。本件包括本物件和本事件。本物件是概念,本事件是判斷。「現象」是某物件對事或物的記錄,是精神物。概念是邏輯推理判斷的結果。
  • 張三丰大道成真,遨遊於天地宇宙,會眾神於九霄雲外,訪群真於洞天福地,探諸仙於瀛洲仙山,詩詞唱和,好不快活。
  • 就讀於四川農業大學的一名女孩因父親的手寫家書,使她在校園里爆紅。女孩的父親是名70後(1970年後出生),每半個月寫一封信給女兒,暢談古典文化裡典故的運用,近日一封家書裡談的是「朝雲」的典故和文學常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