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國有企業高負債陷入窘境

人氣 2275

【大紀元2016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中國經濟現狀令投資者擔憂,其中國有企業負債問題是中國目前面臨的一大風險。國有企業長期依賴銀行貸款,而中國經濟下滑、整體實力不足又導致企業利潤下降、企業無法還債而違約。

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的造船、鋼鐵冶煉、煤礦開採和汽車製造等眾多行業國有企業,多年前大量向銀行借貸。然而,隨著中國經濟下滑,企業盈利減少甚至虧損,無法還清債務。

去年12月,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為2,760億美元,增幅比11月份高出78%,是去年6月份以來的最大增幅。

經濟學家喬治‧瑪格納斯(George Magnus)曾在《金融時報》發表文章表示,中國的巨額債務是個大問題,由於很多民營企業面臨信貸緊張,所以相比之下,國有企業獲得了較多貸款。

中共財政部去年公布的數據稱,僅僅2015年9月份,中國國有企業負債就高達776,827.6億元人民幣,比前一個月增加了5.93萬億元人民幣。

國有企業負債陷入窘境

目前,中國國內需求疲弱、通貨緊縮壓力大,所以企業即使負債,也還是要降低產品價格。

產品價格下降,則意味著企業需要提高銷售量,才有可能盈利和還債。但是,由於中國萎靡的經濟現狀,企業增加銷售量又是非常困難的。

再有,中國企業的產品質量遜色於其它國家,缺乏國際競爭力,因此中國企業就試圖通過其它方面來彌補。

比如造船業,日本和韓國的公司出售產品時,除了要求買家支付20%的預付款之外,還要求買家出具銀行的擔保證明,以防餘下的貨款出現違約。而中國公司只要預付款,免去了銀行擔保,以此來爭取客戶。

但是,這樣做等於是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後患和風險。在過去20年,造船業產品價格大幅下降,降幅超過20%,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一些買家以已經支付了超額預訂金為由,不願支付餘款的情況。

雖然國有企業虧損負債,但是中共又不想讓它們輕易關門,因為那樣會造成大規模的裁員,以至群體抗議。

所以,中共鼓勵銀行繼續為國有企業貸款,但是糟糕的現狀只能讓企業欠下更多的債務,出現更多違約。#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中共首例國企債違約擬破產 或引發連鎖反應
溫克堅:中國GDP破7背後說明了啥?
大陸國有企業9月份負債增加6萬億
分析:改革滯後致中國經濟槓桿越去越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