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黴菌源頭證實為深灣洗衣房

人氣 20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8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心儀報道)香港醫管局公佈瑪麗醫院病人感染毛黴菌的調查報告,專家小組發現在深灣洗衣房119個環境樣本,多達61%都能培植出導致病人受感染的「少孢根黴菌」。醫管局隨即在所有洗衣工場實施多項改善措施。

負責調查的專家小組主席、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今次感染的6名病人,全部都感染到「少孢根黴菌」,其中3人屬皮膚感染。小組曾一度懷疑病人透過醫療敷料感染,但化驗後證實不是。之後再驗病房被服,發現在病人使用過的被服樣本中,有三份一樣本發現有少孢根黴菌。在對照其他醫院聯網的樣本後,幾乎可以肯定爆發源頭來自深灣洗衣房。

小組在7月20日到深灣洗衣房,發現煮洗的程序原本應是在攝氏71度的高溫煮洗,但實際只有60度,他說要至少要65攝氏度才能殺死少孢根霉的孢子。調查人員之後在乾衣程序的塵隔取樣本,在17個樣本中有16個種出「少孢根黴菌」。接著在人手平燙的程序中,抽取59個樣本,有58個種出「少孢根黴菌」,袁國勇說,「換言之,在燙衣的入口,衣服和被服都已經全部受感染。」之後在燙衣輸送帶出口處也驗有23%種出「少孢根黴菌」,他直言是很不正常的,「因為平燙機器中個溫度高達160多度。」除了環境樣本之外,又抽取空氣樣本,3個樣本全部都有少孢根黴菌」。

細菌含量亦高於標準

袁國勇表示,小組在提供病人被服的深灣洗衣房取得119個環境樣本,當中竟多達61%都能培植出導致病人受感染的少孢根霉,直指深灣洗衣房環境污染非常嚴重,「乾衣機雖然聲稱有攝氏90度,但仍有很多種到少孢根黴,至於平熨機器就算經(攝氏)160度溫度,仍找到百分之二十三種到少孢根黴,至於機器和手推車平面發覺也種到少孢根黴,空氣樣本亦種到。」

另外,除了檢驗黴菌,小組也化驗其他細菌的含量,用「細菌檢查計算接觸板」貼在被服上面,經過一天的培養後,在每100平方厘米種出1,000至1,500個細菌,而國際標準是不多於20個細菌。袁國勇形容細菌多到嚇死人。

除了洗衣過程不符合標準,調查亦發現操作過程有多處衛生漏洞,包括清潔和骯髒的被服運送時未有分開處理、用來熨衣服的漿粉就放在垃圾筒旁,容易被感染;清潔過程中非常大塵、洗衣房溫度和氣流設定不當等。而當衣服洗完後,在未完全乾透和仍溫暖時已被包裝入袋,加上工人直接以雙手處理被服,都易令細菌滋生。

或會終止洗衣場合約

醫管局表示接納小組的報告,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陸志聰向所有受影響的病人致歉。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吳和貴表示,深灣洗衣房兩周前已停工,要先完成清洗消毒和改善工程後才能重開,預計未來數月都不能運作。醫管局會由招標評審小組跟進洗衣房表現,追究責任,甚至考慮終止合約。

醫管局已即時在所有洗衣工場實施下列3項改善措施,包括:(一)加強查核所有工場洗衣設施的溫度測量儀;(二)提升對乾衣與包裝工序的監察,特別是濕度的控制;及(三)停止使用粟米粉作被服漿燙之用。

當局要求定期消毒運送貨車

另外,當局也建議必須定時徹底清潔洗衣工場與運送被服的貨車,並進行消毒;乾淨和污衣區要有清晰的分隔,以防止交叉污染。在醫院處理病人被服方面,應以先到先用的原則,避免儲存太久,長遠亦會研究定期為病人被服進行細菌監測。◇

責任編輯: 王若愚

相關新聞
禽流感再襲香港 撲殺近二萬雞隻
香港25款永久性染髮劑含致敏物
香港瑪麗醫院爆毛黴菌兩死
驗肝儀出錯涉近萬病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