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爆炸中共黨媒互相矛盾 媒體人現離職潮

人氣 20738

【大紀元2015年0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採訪報導)「8.12」天津港大爆炸,由於現場儲存著幾千噸各種危險化學品,尤其是700噸散落四周的劇毒氰化鈉,經過幾場降雨後,其危害程度難以估量。但中共當局在處置這起突發事件的過程中,各部門間和官員間扯皮、推諉、撒謊,以所謂的維穩壓倒一切,掩蓋事實真相。

大陸媒體元老級人員8月19日在社交媒體上披露,現在大陸幾個大媒體都出現離職潮,有的媒體一天只批三個,有的媒體告知辭職者9月3日北京大閱兵之後才能處理,更誇張的是有媒體人事部想通過搖號來處理離職申請。有分析認為現在有良知的媒體人越來越多,不願意再違心跟著中共謊言跑,另有分析認為,媒體人對中共垮臺更敏感,有的怕被清算,有的不想為中共揹黑鍋。

天津官員互相推卸責任

8月19日天津市代理市委書記、市長黃興國出席了第八次新聞發布會,對於自己為何到現在才露面的問題他解釋說:「這次事故處置工作非常複雜,既要滅火又要救人,許多問題從來沒有碰到過,我作為總指揮,集中精力指揮救援,今天才和大家見面。」

黨媒新華網此前報導披露,天津港爆炸後兩小時,公安部消防總局副局長杜蘭萍隨同國務委員、公安部長郭聲琨、公安部副部長李偉率領的工作組趕赴事發地。

但8月16日,天津的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本次救援由天津哪位領導牽頭?是如何組織指揮的?當時天津宣傳部副部長龔建生卻回應說:「我不了解。」

一直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爆炸第五天(8月16日)視察天津事故現場、並撂下重話後,8月17日上午進行的第七次新聞會才有天津市高官首次出席。但主管安全生產的副市長何樹山在回應記者的敏感問題時,依然語焉不詳,最後倉促離開,被媒體人形容為「落荒而逃」。

北京時局觀察員華頗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這種現象充分說明了中共官場的生態,當有利益時各方都要搶,當出了問題時,各方都在推。天津港發生重大爆炸事故時,大家都忙著推卸責任,天津市政府與交通部互相推,誰也不願意承擔責任。天津稱天津港一直是交通部直屬的,天津港公安局雖說歸入天津市公安局,但天津市公安局稱只是業務,雙方沒有甚麼交集,它的消防隊也是自成體系的,就這樣一直互相推,直到現在黃興國出來承擔。

他強調說:「這是習、李明確表示由天津市來承擔這個責任,包括救援、清查和善後,所以黃興國才不得不露面表示對事故承擔責任,他暗示有代人受過的意味在裡邊。」

中共媒體遮遮掩掩、前後矛盾

天津爆炸後,各界最關注的就是危險化學品的污染程度,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牛躍光向黨媒央視證實,天津爆炸現場累計存放著危險化學品3,000噸左右,其中包括700頓氰化鈉。

北京公安消防總隊參謀呂崢在天津事發地向央視介紹,他們帶來北京總隊核生化偵檢車,能進入現場邊緣地帶測定有毒有害的範圍。視頻中,在距離爆炸核心區500米的集結地,車載監測系統和手持監測儀同時發出了警報聲,提示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已經超過了儀器能夠測量的最高值。

18日,北京公安消防總隊副參謀長李興華表示,到爆炸核心區現場採集的結果與前兩天一樣,還是氰化鈉和神經性毒氣的指標都達到最高值。報導還通過北京化工大學國家新危險化學品評估及事故鑑定實驗室博士門寶來證實,爆炸區域的多種危化品都可能產生神經性毒氣。他舉例:「比如氰化鈉還有一些硫化鹼,另外,一些物質在高溫爆炸過程中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性氣體,比如二甲基二硫。神經性毒氣人一旦吸入,可以與神經細胞作用,使酶失活,另外可以導致呼吸系統、心臟等驟停,進而導致人死亡。」

北京化工大學國家新危險化學品評估及事故鑑定實驗室博士門寶證實氰化鈉白色粉末狀毒性非常大,並認為爆炸區域的多種危化品燃燒後都可能產生神經性毒氣。(視頻截圖)

該視頻報導隨後被財新網等很多大陸媒體轉載,但次日一些媒體轉載被拿下,香港的親共媒體仍保存完好。

19日下午,另一家黨媒新華網報導引用軍事醫學科學院王永安研究員的話,對央視的說法進行否認說:「神經性毒氣標準說法是神經性毒劑,事故現場根本沒有產生神經性毒劑的可能。」他還說:「一般的測量儀器出現誤報很常見。」並認為從電視上看現場使用的儀器並非行業中認定的可以準確確定檢測結果的「金標準」儀器。

就黨媒報導上的前後矛盾,華頗向大紀元記者分析說:「爆炸的化學品倉庫有好幾百噸氰化鈉,氰化鈉雖不易燃燒,但若在爆炸、燃燒的高溫下可能分解,產生有毒氣體。此外,那裡還有好多其它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到底會產生甚麼樣的毒氣,只有等專業人士分析了。當然如果現在報導散發出去,會引起周邊居民、市民的恐慌。而且目前臨近事發地的房屋損失相當嚴重,居民已經很不滿,要退房、要追責,這時候你再談有大量有毒氣體是雪上加霜。所以官方為了穩定人心、為了安定周邊民眾,他不能夠把事情說得太嚴重,所以他們會說沒有爆表一說,只是偶然有些超標,只能用這些模棱兩可的話語打發媒體、居民。」

他強調說:「其實李克強在天津考察的時候已經說要公開透明,把空氣中所散發的一些物質,要如實的對公眾播報,顯然天津方面沒有這樣做,他們為何不公布,說明他們心中有鬼,他們還是『穩定壓倒一切』。」

澳洲專家:氰化物和其它水溶性有毒物質進入水體系統隨時會危及生命

澳洲昆士蘭大學高級研究員、化學專家謝衛國向大紀元表示,非常質疑天津官方19日在新聞會上宣稱的三公里半徑內的危化品已經全部搜尋完畢的說法,他分析:「衝擊波十公里外的門窗都受損,三公里內有眾多的門窗受損的住宅區,有毒物質不可能只散落在路面上,所以短短一週內就能清理完,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謝衛國認為,天津現在下了一場大雨,情況非常嚴峻,氰化物和其它水溶性有毒物質進入水體系統,會形成災難性的破壞,隨時會危及生命。

萬科海港城小區的居民證實,他們回家拿東西後,兩手火辣辣的,到醫院也沒甚麼好辦法,水沖了半小時。他提醒要去拿東西的鄰居,應全程避免皮膚接觸物品。

財新網等多家媒體報導,天津首場雨中,街上出現異常的白色泡沫,很多人感到皮膚刺痛、刺癢、灼痛。但天津環保部門先是否認有白色泡沫,後被迫承認後,又稱檢測正常。

財新網公布了三張地上白色泡沫更明顯的圖片,回應天津環保部門的否認。(財新網)

天津爆炸後下首場雨,財新網記者在濱海新區黃海路第一大街路段觀察到路面出現大量異常的白色泡沫,並且其面部嘴唇處有灼燒感,胳膊處感覺「辣辣的」,左手關節處熱癢。(網絡截圖)

媒體人紛紛離職引熱議

正當人們聚焦天津大爆炸,面對紛亂的信息無所適從時,原搜狐公司副總裁、原鳳凰衛視執行台長劉春19日上午發了一條令人驚訝的微博消息說:「媒體人怎麼啦?不是在辭職,就是在糾結是否該辭職。一早就看到某媒體高管扎堆辭職的報導;又聽說某大媒體限量每天只准三個,且之前辭的一律壓在9.3之後辦;還聽說某媒體人力資源部門在研究搖號辭職的新辦法。唉!」

天津爆炸後下首場雨,財新網記者在濱海新區黃海路第一大街路段觀察到路面出現大量異常的白色泡沫,並且其面部嘴唇處有灼燒感,胳膊處感覺「辣辣的」,左手關節處熱癢。(網絡截圖)

原搜狐公司副總裁、原鳳凰衛視執行台長劉春在8月19日上午發了一條微播消息披露媒體人爭相辭職。(網絡截圖)

該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新浪網民「順德容桂民生事」證實說:「我認識的珠報、南都、羊晚資深的前線記者都或辭職下海、或轉居二線了,不知道是壓力大還是限制多,抑或感受政治左右,⋯⋯」也有網民說:「管制太多,良心受譴責,看到的都是黑暗、謊言、無恥,有良心的估計都快崩潰了!」

也有不少人從中共日趨崩盤來看此現象。山西太原的網民說,可能是預感到甚麼大事要發生了,就像下大暴雨前的青蛙。山東威海一網民表示,媒體人對大廈將傾更有感受,先離開了。北京網民「京縣縣令」也認同說:「媒體都是吃黨飯的,黨的喉舌們都要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網民「存在零容忍」認為還有一種情況:「會不會是他們與『天津8.12爆炸』有關?是不是聽到風聲『要追究了』就紛紛跑路?⋯⋯」

更多的人從媒體人良知復甦的角度解釋,湖南一位女士說:「個人認為是因為有良知的媒體人越來越多,又不想在體制中不自由。如果我是一位媒體人,逼著我說天津空氣質量檢測沒有問題,我真的會良心不安的,會內心糾結愧疚死的!」作家章詒和也表示,這也不准寫,那也不准說,只好走人。

也有人說:「凡與意識形態沾邊的工作真不是正常人可以勝任的。簡直在內心設置了天使與魔鬼的戰場。」新浪認證的大學教師張翔斷言:「陸陸續續的,從體制內辭職的人會越來越多。」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陳思敏:天津爆炸案張高麗深度捲入漩渦
朗誦詩:大火後的洞見
楊棟樑落馬前安監總局推責 官網離奇崩潰
安監局長楊棟樑落馬 與天津爆炸有「雙重交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