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千禧代返巢有助早日自立

人氣 164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今年來,千禧代大學畢業後搬回家與父母暫時同住的數量不斷增加。在西方社會,青年不自立會被社會看不起,但也有理財專家認為,這有助加速擺脫債務,實現早日自立。
  
據CBC News報導,加拿大統計局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5—29歲年輕人中,25.2%搬回父母家住,這一比例是1981年的2倍多。

啃老多被指責

這一現象引起媒體關注,但多是指責和批評。理財評論員奧利瑞(Kevin O’Leary)在一個最新博客中告誡年輕人說,走向社會初期很困難時,就搬回家和家人住,會令人無法發掘自己的潛力。幾週前,《芝加哥論壇報》一篇評論也指責說,千禧代住在父母家,支出開銷減少,傷害了整體經濟發展。

25歲的蘭格(Katelynn Langer)為加快學貸償還,去年10月搬回家和50歲的母親同住。由於顧忌啃老的名聲,與人談話時,她一直把母親說成是同居室友,不願讓人知道自己是搬回家和母親一起住。

啃老加速還債和自立:值得

CNN首席商業記者羅曼斯(Christine Romans)女士在《千禧代理財指南——聰明才會致富》(Smart Is the New Rich:Money Guide for Millennials)新書中卻完全持不同意見,認為如年輕人搬出去獨立,更攢不了錢,也就更談不上推動經濟,反而搬回家能省下更多錢,同時也能更快甩清債務然後自立。她說,年輕人剛剛畢業,手中根本沒現錢投資,工作也尚未穩定,多從事低薪工,唯一能省錢的地方就是回父母家住。
  
蘭格也認為,搬回家和母親住,的確加快了自己的還債和自立進程。由於和母親住,省下大筆租金,加上辛苦打2份工,當初2.8萬的學貸現在還得只剩8,500。債務的減輕,令她不再覺得和母親同住是件見不得人的事,人也感覺輕鬆幸福多了。
  
現年32歲的溫哥華理財作家伊(Krystal Yee)從自身經驗,也贊成年輕人回家住這一理財法。她透露,當初24歲從學校畢業時,欠了2萬多的學貸和其它各種債務,感覺很沉重,不知如何開始。後來回家和家人住了1年,加上努力工作很快還完債務。她說,搬回家住,暫時犧牲一下自主獨立性,收回強烈的自尊,還是很值得的。

回家住不要真啃老

伊說,儘管如此,年輕人必須得意識到,回家和父母住,只是暫時的,不是真的回家啃老的,而是利用這段時間讓自己儘快自立的。羅曼斯則建議,年輕人最好是在父母家最多住2年,回家住時,最好和父母簽署一份2年暫住合同,註明如無法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住滿1年就得搬出。
  
奧利瑞說,年輕人回家住,父母肯定也面臨更多經濟壓力。伊說,年輕人如能幫父母共同分擔點經濟壓力,問題很容易就解決了。蘭格說,雖說沒按市價給母親支付租金,但每月會分擔200元租金,同時還幫助支付其它一些賬單。蘭格的母親說,女兒回家住,不是負擔,而是真的幫助自己分擔了一部分經濟壓力。◇

責任編輯: 喬亓

相關新聞
啃老族:拿着學歷  靠父母供養
畢業不就業 滬上「啃老族」愈演愈烈
「啃老族」成為中國社會問題
子女是啃老族? 教你妙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