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秋冬面臨「恐龍聖嬰」威脅

人氣 882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編譯報導)你能想像南加州變成水鄉澤國嗎?1997年10月,厄爾尼諾(El Niño,又譯聖嬰現象)颶風襲擊了墨西哥,造成大規模洪水和數百人死亡。幾週後,橙縣(Orange County)遭遇世紀暴雨,一天降雨超過7英寸,一些地區真成了一片水鄉澤國。

根據《洛杉磯時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一系列強大的風暴造成防洪通道四溢,17人死亡,整個加州遭受了超過5億美元的損失。

現在,氣象學家關心的是,這種災難性的氣候模式是否會重返南加。

國家氣象局氣候預測中心週四 (8月13日) 表示,所有的計算機模型都預測到同一個結果——一個強大的厄爾尼諾現象將在深秋或初冬達到頂峰。一系列觀察讓科學家們得出結論:「總的來說,這些大氣和海洋的特徵反映了一個顯著且正在加強的厄爾尼諾現象。」位於拉卡納達 (La Canada Flintridge) 的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氣候學家比爾·帕澤特 (Bill Patzert) 說:「這很有可能形成恐龍聖嬰(Godzilla El Niño)。」

有了這樣的預測,洛杉磯的防洪官員們要忙起來了。官員們說,有數以萬計的集水池需要清理,以備接住從山上滾下來的泥土石塊。

居民自己也要做好準備。在上一次厄爾尼諾現象期間,一些易淹水地區的居民在暴雨來臨前就在提高洪水保險了。

帕澤特說,目前厄爾尼諾現象在海洋上的信號「比1997年還強大」,「萬事俱備,如果它真的發揮潛力,將帶來洪水、泥石流和混亂。」

過去發生的風暴暴露了南加地區的防洪體系的脆弱性。

1980年,降雨造成洛杉磯河的下端(大致從弗農到長灘)達到其防洪能力的極限。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發現,一些河流中最薄弱的地段,只能對付較小的暴雨和洪水事件——那種每25年發生一次的暴雨。為使河流能夠承受每133年發生一次大洪水,防洪堤分別上調了8英尺,並增建了涵洞。

近期的改善還包括,在橙縣及內陸帝國擴大聖安娜河道(Santa Ana River),加高普拉多大壩(Prado Dam)。

希望這些改善措施能經得起「恐龍聖嬰」的考驗。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南加天氣轉熱 週末或近100度
南加馬奇基地航空展 數十萬人觀看
逾五百名學生踴躍參與南加中文春季學術比賽
廉價航空Avelo加入ICE遣返包機服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