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遭熊吻 「銅博士」預測經濟下行

人氣 461

【大紀元2015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銅的行情向來靈敏反映世界經濟走勢,因此經濟學家多用「銅博士」來判斷經濟未來的走向。但上週五(7日),紐約期貨銅價一度觸及2.313美分/磅,創2009年7月以來新低價,預示著全球經濟前景不妙。

由於全球銅需求占比高達40%的中國經濟前景看淡,加上摩根士丹利預估全球銅的產量今年增長5%,在2018年之前產量仍將持續增加,專家多預期銅的供需將惡化,嗅覺靈敏的對沖基金更布下大量空單,短期空頭倉位創下2013年4月以來新高。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統計,投機客到4日截止時,持有銅的期貨和選擇權淨空倉達33,547口,較一週前的25,746口暴增近30%。

在庫存方面,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庫存量連續第六週攀升,達352,325噸,為2014年1月以來新高。上海期交所上週的庫存也攀升11%,至11.4萬噸,為2月26日以來最大增幅。

然而,銅價崩跌只是原物料商品行情遭到「熊吻」的冰山一角。彭博社統計的22種大宗商品中,有18種(含原油、白金、木材、咖啡、糖、小麥、燕麥、瘦豬肉等)的價格今年來下跌超過2成。據統計,標普GSCI商品指數上週下跌3.4%(其中油價重挫7%),過去三個月來大跌17%,兩年來累計重挫42%。

部分專家將此現象歸咎於強勢美元,但美元指數今年來僅上漲8%,遠不及商品價格同期的跌幅。有人稱這有關於美聯儲的零利率政策導致廠商大量舉債擴產(如頁岩油),更多的專家認為這是全球需求低迷的先兆。

油價去年由100美元/桶腰斬時,多數經濟學家還預測這將有利消費者支出和全球經濟復甦,但現在隨著西德州原油即將逼近3月的低檔42美元/桶,華爾街開始擔心商品行情全面下挫如同煤礦坑的金絲雀,很可能預示著全球經濟和股市(特別是新興市場)不好的兆頭。

責任編輯:李玉

相關新聞
中國恐面臨通縮 大宗商品價格或進一步下跌
世界銀行:今年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均走低
受中國希臘衝擊 大宗商品價格暴跌
黃金價已連10跌 銅錫鋅加入大跌行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